北京人养宠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学问、讲究也多。北京人认为养猫是高尚情趣,亲朋间互相赠送,老北京人不卖猫,卖猫被视为破产的象征;北京人喜养狗斗狗,老北京在护国寺庙会有著名的狗市;老北京的天空常常会传来鸽哨声,到景山公园的万春亭赏景观鸽,对老北京人来说,是最惬意的事情;此外,养金鱼、斗蛐蛐、溜鸟……很少有哪个地方的人能象北京人这样喜爱宠物。老北京人把养宠物当作一大雅事,是和弈棋、品茗、论画一样的雅事。 蛐蛐罐、蝈蝈葫芦,以及过笼、水槽、探筒等虫具,不仅是玩虫的必备之物,也是不少玩虫爱好者的收藏之物。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然后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所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在中国古代,景泰蓝曾经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是一种宫廷专享的皇家艺术品。景泰蓝作为北京文化的一个代表,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传承有序,是北京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牙雕、玉雕、雕漆一并被誉为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的“四大名旦”,蜚声海内外。
北京雕漆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技艺要求都很高。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过去主要是平雕,现在大量的是浮雕、镂空雕、立体圆雕等。雕漆的配色也很讲究,过去只有黑、红、黄、绿四种颜色,现在发展到白、杏黄、茶红、粉红等二十多种。每种作品也由过去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这些产品,都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有三大名锦: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苏州的宋锦。云锦因色彩鲜艳、美若云霞而得名,位列三大名锦之一,被赞誉为“东方瑰宝”。它始于元,盛于明清。 真正的云锦,生产工艺极其复杂,讲究“挑花结本”与“通经断纬”。一台大花楼提花织机要两个技术熟练的工人一上一下配合着才能完成,直到现在,云锦依然必须保证纯手工制造,是真正的“寸锦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