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第332期

“新文人画”调查报告

在朱新建的艺术历程中,“新文人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名词。“新文人画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拨对传统绘画比较感兴趣的年轻人弄过的一个画展,而取出的一个不很合适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件事。而这个运动也带来一些好处,比如说引起大家比较有兴趣的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一件事。”朱新建曾说。 ...【详细】

其实,“新文人画”这一称谓并非出现在80年代末。上世纪40年代,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就提倡新文人画,其后台湾画家也有过类似思潮。70年代末,又有画家欲打出新文人画的旗号,但未获得回应;80年代末终于被正式承认,由边平山等画家倡导,于1987、1988年两度举办“南北方画展”,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正式推出了“中国新文人画展”。 ...【详细】

王新奇并不把新文人画看作一项活动,而是视作一种现象,“它并非如一些论者所臆断的认为是对八五思潮的反拨或抗衡,也许正相反:是在中国画领域中对该思潮的一种文化呼应。其发生的实质包含了对思想解放的认同,是对纯粹文化价值的追寻与肯定,是继陈衡恪之后对文人画价值的再次思考,也是对数十年中国画教育的检讨。 ...【详细】

李津应该是这两年最受市场关注的艺术家之一。“现在李津的作品,就是市场的硬通货,全国各地拿到哪都能变现。2013年春拍共有260平尺上拍,成交率达到100%,秋拍共有280平尺的真迹上拍,仅有一件1.5平尺的作品流拍,这表明李津作品目前明显需求大于供给。现在大量的藏家和经纪人、拍卖行都在找李津的作品。现在他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三万一平尺涨到现在6万一平尺,但现在问题是拿不到画。”从事书画交易的刘毅说。

其实,“新文人画”这个名词早在上世纪早90年代末,就随着新文人画展的停办而销声匿迹。 90年代以后,艺术的商业化愈加明显,新文人画这种新旧相交又能展观一定文化情趣的作品,受到圈内外的一致好评,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近期,随着市场调整,“新文人画”再次被挖掘出来,“其实,如今新文人画并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其当时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它又被重新提出来,更多的还是市场策略。”...【详细】

“目前,新文人画的艺术家年纪在55岁到70岁,无论是创作还是社会人脉,都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所以这次的爆发也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次,近现代绘画在已经普遍透支,古代艺术品资源枯竭难以为继,当代艺术在2008年高潮之后一直盘整。艺术市场的板块轮动,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当代水墨这块价值洼地。”长期观察书画市场的李胜介绍说。...【详细】

就夏可君看来,当下的‘新文人画’除了极个别艺术家,绝大多数艺术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新文人画家。“就我个人标准而言,文人画家首先必须具备极高的文人修养和审美,其次要有对时代的反思,第三作品中是否有文人气息。以这个标准来看,20世纪早期只有黄宾虹做到了。而90年代所出现的‘新文人画’,大部分艺术家只是通过题材、图示、水墨达到了‘新’,但文人画中的品味和修养,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对于当代水墨的在挖掘,近几年来各大美术馆和机构也可谓是不遗余力。3月6日在在南京金陵美术馆隆重开幕的“首届70后水墨大展”就以相对完整的面貌展示了70后这批正当崛起的水墨艺术家作品。其中展览囊括了“70后”水墨艺术家的主体部分,包括曾健勇、李戈晔、徐加存、党震、杜小同、李军、杨珺、贾秋玉、魏青吉、姚媛、赵丽娜、涂少辉、沈沁等五十多位艺术家创作的百余幅水墨作品。...【详细】

从2012年开始,嘉德与保利两家国内标杆性拍卖行分别推出数个以当代水墨为主的拍卖专场,由年轻水墨画家创作的新形态水墨作品成为关注的焦点。随后,国内其他拍卖公司相继跟进,推出新水墨拍卖专场。而这股当代水墨市场的新潮流在2013年初,由国际性大拍卖公司佳士得、苏富比开启专场而被推向高潮。当代水墨在2013年在国内市场上可谓达到井喷状态。...【详细】

结语
现在人们普遍会担心艺术品中现在人们的投资风险,尤其是当大部分艺术家身上。 的投资风险,尤其是当大的一小部分艺术家身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