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3期 2015年9月

《石渠宝笈》中不得不说的六幅翰墨“家底”

主讲人简介

聂卉: 女,汉族,北京人。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之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书画部至今。从事中国古代绘画的保管整理、展览研究等,现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编著《清史图典——雍正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1月;《雍正皇帝肖像画》,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10月;《故宫博物院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集——陈师曾》,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明代宫廷书画珍赏》,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5月。
  发表论文《清宫通景线法画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第1期;《贴落画及其在清代宫廷建筑中的使用》,《文物》,2006第11期;《明代宫廷画家官职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第2期;《郎世宁花鸟画与欧洲静物画》、《郎世宁的花鸟画》,《紫禁城》,2011第5期等。 【详细】

《石渠宝笈》珍品赏析

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卷》

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贮重华宫,钤五玺。此图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回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 【详细】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贮重华宫,八玺全。 图绘寒江两岸的雪景,层层深入、峰回路转。江山辽阔,平林漠漠,江面渔舟点点。整幅画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布置精巧,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全卷用笔细劲,笔法流畅,意境肃穆凝重,代表了宋徽宗时期画院的艺术水平。 【详细】

明 沈周 《桐荫玩鹤图轴》

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贮避暑山庄,五玺全。这一幅设色工细,画面分为远景、中景、近景,清晰可见,是一种高远式的构图,青绿的设色,以明代人来说,这种画法可以称之为复古。这幅画上面盖一方印叫‘烟雨楼’,烟雨楼是避暑山庄一景,这幅画原来收藏于避暑山庄,并不是画在紫禁城。 【详细】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

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贮延春阁,五玺全。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详细】

元 李衎 《墨竹图卷》

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贮三友轩,钤五玺。这个长卷叫做《君子林》,古人把竹子比喻为君子,因为它长得很挺拔,不畏严寒,常青的气质,都是作为君子的一种体现,这幅画分了七段,李衎、赵雍、柯九思、吴镇、倪瓒、宋克、王绂,这七段合称为《元人君子林图》,但实际上经过考证,除了李衎的这一段,剩下的那几段都是伪作。 【详细】

清 王致诚 《十骏马图册》

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贮宁寿宫,八玺全。图册画乾隆坐骑十匹骏马:万吉霜、阚虎骝、狮子玉、霹雳骧、雪点雕、自在骑、奔雪驰、赤花鹰、英骥子、蹑云驶。王致诚采用西洋画法,十分注意马的解剖、结构,用工细慎密的线条来表现骏马的动态,使之造型准确,富有立体感和皮毛质感。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