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声:二十世纪以来,所谓的传统山水花鸟画比较薄弱,而且整个二十世纪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需要社会的推动,社会的力量,所以人物画在这个阶段以来是社会非常需要的,所以出现了徐悲鸿等一系列的人物画家。我们这批人是接受了西方教育,然后再学中国画的,学习中国画是处于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精神,觉得应该立志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我就选择了难度比较大的人物画。
人物画在二十世纪面临的问题是要有很强的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明清以来的传统山水画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当时是出于一种抱负,怀着一种心情选择了人物画。这条道路是很艰难的,因为东西方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审美取向不一样,西方比较追求科学、真实;中国画需要超脱的精神,更强调神似,也就是中国画取神,西方写实,所以有很多矛盾在我们身上体现,经过多年的磨炼,我们也是在不停地探索。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写实能力和中国的笔墨怎么融在一起。
马振声:人物画和山水画、花鸟画不一样,人物要表达其精神和心灵,需要各方面的修养,对人的体悟,对人心灵的沟通需要相当的画外功夫。画人物来讲需要比较精准的观察和表现,但画树木不太拘泥于高矮长短,如果把这个人的鼻子和眼睛比例不对了,一下就不对头了,所以人物画的要求更精准一些。特别是中国的传统人物画,主要传神、写心,所以难度更大。入手难,画好更难,所以有一些人物画家后来都改行了,变成画山水、花鸟。
当时有一种抱负和爱国情怀,在读书时决心比较大,后来想改变也不大容易,曾经有人劝过我人物画太难,不如改画山水,但是我觉得还没有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想改,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了,再回望,我觉得坚持是对的。
马振声:画人物画首先是要被人物感动,首先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冲动。我画他们的初衷是被他们的文学作品的力量震撼了,引起了共鸣。历史人物长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怎么获得大家的认可呢?每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人物,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长成什么样子,怎么画呢?只能画精神,把精神画出来就可以了。我这几件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也是在这方面我下了功夫,是这些人物感动了我。
马振声:这是多种因素,比如我画陆游,主要是选择他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怀,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有这种力量,我画的时候主要通过他的眼神体现这种气魄,身体已经没有力量了,靠在破墙的床榻上,手也没有力量,但还紧握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独是目光炯炯,旁边还有一个象征性的蜡烛,这张画是这样出来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35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 [2009] 086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2010] 445号 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