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5月24日至28日,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24日晚间,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竞拍,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结束。以项目计算总成交率为86%,以成交额计算总成交率为90%,总成交额4.67905亿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76亿元。与此同时,在太古广场内,另两家国际拍卖行蘇富比和邦瀚斯也没有闲着,他们分别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内做各种各样的展示和推出花样翻新的拍卖。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然而几大国际拍卖巨头却没有一个缩手缩脚,而是争先恐后地将艺廊开办起来,这样的举措又将会给香港市场带来什么呢?

【惜售的藏家,谨慎的买家:20世纪中国艺术的底气与克制】更多 >>

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国20世纪油画支撑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
    虽表现不错,却不出彩,价格基本在预估价以内,少有溢价或溢价过高者出现。除了两件重点拍品常玉的《静月莹菊》以及徐悲鸿的油画《比翼》外,版块内各小版块也均有流拍作品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近一两年来艺术市场处于调整观望期,藏家惜售、顶级作品征集难度加大。
两件最重要拍品:常玉《静月莹菊》和徐悲鸿《比翼》
    常玉的《静月莹菊》1000万港币起拍4000万港币落槌,并赢得全场仅有的几次掌声,但是《聚瑞盈馨》这幅人们予以过高期望、成为最有希望破亿的拍品未能如人所愿;另外,作品的稀缺以及徐悲鸿油画背后的传奇性故事未能过多改变《比翼》的命运,拍品竞价十分谨慎,以2100万港币的合理价落槌。
赵无极、朱德群拍品多数未能突破
    赵无极和朱德群本是拍场的“常客”,恰逢今年是赵无极逝世一周年,朱德群也于早春刚刚过世,各大拍卖行加大了在这两位艺术家身上做文章的力度。这次佳士得香港夜拍也准备了赵无极和朱德群的拍品各6幅,除了赵无极的《荷兰小镇》和朱德群的《第二二九号》分别以略高出最高估价和在估价内的成绩落槌外,其余皆未能突破最低估价,甚至各有一幅估价千万级的作品流拍。
吴冠中上拍作品不出彩
    该夜场还推出了3幅千万级估价的吴冠中作品:《武夷山》《秋》《东方之窗》,前两幅为具象风景油画,第三幅为典型的“吴氏笔墨”作。三件作品中,《武夷山》流拍,《秋》以最低估价800万港币落槌,《东方之窗》以高于最低估价200万港币的1200万港币落槌。

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常玉《静月莹菊》

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常玉《静月莹菊》

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徐悲鸿《比翼》

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徐悲鸿《比翼》

【模糊了的边界:谁是下一个中国的当代艺术?】更多 >>

中国现当代拍卖成绩不理想
    此次张晓刚作品落槌价最高的这件《血缘:大家庭系列》远不能与蘇富比的那件《血缘:大家庭3号》相比,曾梵志这次上拍了4件作品,论质量,依旧不能与去年蘇富比四十周年上的《最后的晚餐》以及《协和医院三联画》相比,其他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拍品绝大部分以类似的成绩成交,或低于最低估价,或略高于最低估价。
东南亚和韩国艺术表现突出
    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亚艺术家以及韩国艺术家的成绩,虽然整体上拍的作品不能与2014蘇富比春拍上的苏佐佐诺的《蒂博尼哥罗王子率军亲征》等作品相比,但所取得的成绩是类似的,多以高出最高估价的数倍落槌,如罗讷德‧文图拉的《美妙的诱饵》以高出最高估价6倍有余的650万港币落槌。
中国当代艺术处于高平台 佳士得选择较为“保守”
    从整场上拍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在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选择上,佳士得香港表现出了极大的“保守”倾向。毕竟2005-2008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不断飙升,让投资者们发觉他们的作品已经很难再有可开发的余地,而那些受牵连的真正藏家,面对这些已经撤离资本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时,最为保守的选择就是依照其品质举出相对合理的价格,大起大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东南亚等艺术板块保持上升势头 佳士得加大推广
    不仅仅从成绩单上,从佳士得香港今年在非中国亚洲地区艺术家的推荐上也可看出他们对这些国家当代艺术潜力的看好:米斯尼亚迪、罗讷德‧文图拉、杰拉丁‧哈维尔等一批出生于1970年代的新面孔出现在这一亚洲重要拍场上,并取得相对估价而显现出的不凡成绩。

阿凡迪 《舞者》 320万港币落槌

阿凡迪 《舞者》 320万港币落槌

【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各专场成交情况】更多 >>

  •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逾5.45亿港元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逾5.45亿港元
        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春拍取得545,231,875港元/438,257,381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以项目计算为60%,以成交额计算为60%。
  • “精致名表”专场:近1.8亿港元

    “精致名表”专场:近1.8亿港元
        香港佳士得举行的“精致名表"拍卖共取得172,566,875港元/138,709,254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以项目计算达85%,以成交额计算达88%。
  • 费格逊爵士窖藏名酿:逾2931万港元

    费格逊爵士窖藏名酿:逾2931万港元
        5月24日于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亚历山大‧费格逊爵士CBE 窖藏珍罕名酿”拍卖共取得29,316,085 港元,成交率以项目高达89%,以成交额计算高达86%。
  •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Top9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Top9
        在24日举槌的夜场拍卖中,常玉的《静月莹菊》1000万港币起拍4000万港币落槌,成为本场夜间拍卖的夺冠之作。

【设置艺廊——与国际接轨】更多 >>

2012年5月: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
    设置艺廊并非创新之举,仅仅是把纽约、伦敦的拍卖商业模式带到亚洲来。最早在香港搭建自己的专属展示空间的是由香港苏富比开的先河。在2012年,蘇富比就斥巨资租用了太古广场1500多平米面积——“蘇富比空间”在两年前正式落地。
2014年2月:香港佳士得艺廊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除中国外)魏蔚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在香港落地的佳士得艺廊是亚洲区首间,艺廊的落地对整个亚洲区来讲乃至中国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但之前这种模式在纽约、伦敦早就有。佳士得海外艺廊是叫‘James Christie Room’,在伦敦、巴黎和纽约均有设置。”
2014年5月:香港邦瀚斯艺廊
    邦瀚斯亚洲区施福表示:“我们决定让香港的拍卖模式与国际接轨,即与伦敦、纽约、三番等地采取一样的拍卖商业模式。邦瀚斯香港五月举行的拍卖会不再称为春季拍卖会,香港今后也会定期(每月)举办拍卖或艺术活动,有时可能是规模大点的拍卖,有时也会使规模小点的,有时仅仅是展览。我们还会做一些讲座、慈善活动等等。
拍行在港设置艺廊的原因
    三家国际拍卖行在两三年之内先后在香港设置艺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香港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家国际拍卖行也在香港稳稳地扎下了根。近几年业务出现突飞猛进地发展,建立拍行艺廊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佳士得艺廊

佳士得艺廊

香港邦瀚斯画廊开幕式

香港邦瀚斯画廊开幕式

【艺廊——弥补季节拍卖之不足】 更多 >>

  • 程寿康:拍行与客户之间的媒介

    程寿康:拍行与客户之间的媒介
        为什么需要有一个艺术空间呢?第一,除去春秋两拍,我们希望全年都有一些东西可以跟客户有更密切的接触,这就需要一个媒介;第二,在一些特殊的经济环境里边,比如说经济环境如果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怎么样在不利的情况下让我们有最大的竞争力?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增加我们的客人的来源。
  • 魏蔚:满足客户需求

    魏蔚:满足客户需求
        原来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季节性的。从买方角度来看,他们365天都希望能看到和接触到艺术品,只要有流动资金存在,就随时有交易的可能性。要促成这样的买卖,就需要有一个平台可以展现,不能老停留在纸面上。所以艺廊是在围绕客户需求下而自然产生的。”

【艺廊———拍卖+私洽+教育】更多 >>

蘇富比、佳士得艺廊最大功用:私人洽购
    在过去的几年里,两家拍卖行都一直致力于推动私人洽购业务的发展。程寿康明确表示:“这个艺术空间能配合我们蘇富比推动私人洽购的市场目标,这作为我们的大方向已经很多年了。为私人洽购而征集来的东西,总得有地方去展示。艺廊此时便承担了展示功用,让更多的客人在全年365天里几乎都有可能前往参观和购买。苏富比、佳士得艺廊成立以来已经成功策划了多起销售性展览。
邦翰斯艺廊功用:拍卖
    对于邦翰斯来说,在艺廊做“拍卖”依然是他们的重头戏。施福表示,以后将不再租借临时场地,而把所有的拍卖都移至自己的空间内。今后邦翰斯将没有“春、秋”拍的概念。尽管邦瀚斯亦表示会做一些私人洽购性的展览,但拍卖依然是他们的首先要做的。
增加西方艺术在亚洲(香港)的曝光率
    三家拍卖行均表示要利用艺廊把西方成熟的审美连同他们的艺术品统统带过来,这是大家一致想做的事情。“我们现在愈来愈多地在伦敦、纽约、巴黎的拍卖会上见到亚洲买家,他们日益成熟的鉴赏能力以及广泛的爱好,令我们觉得香港佳士得现有的7个部门已经无法满足买家的需求。”魏蔚说。
通过加深教育发掘市场潜力
    “我们不能一直依靠老藏家,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进入这个市场。教育一定是把钥匙。”施福说。魏蔚也表示:“以往佳士得做得不多,因为受空间的限制或者是时间的限制。今天有了佳士得艺廊,以后会做更多文化艺术交流的事情。我希望佳士得能够有机会向大家展现、对公众开放,欢迎藏家轻轻松松地来观摩艺术品,来学习文化”。与此同时,几家拍卖行均表示出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以及计划推进的愿望。

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赵春翔展售会:《鸟还巢》

香港蘇富比艺术空间赵春翔展售会:《鸟还巢》

【三大拍卖行的香港艺廊】 更多 >>

  • 蘇富比艺术空间

    蘇富比艺术空间
        蘇富比公司于2012年5月19日在香港的“蘇富比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新建成之艺术空间在亚洲区内无可比拟,其坐落于香港金钟太古广场一期五楼全层,占地逾1万5000尺,让蘇富比在每年四月及十月举行之春、秋常规拍卖以外,能全年定期呈献多元化之活动,包括拍卖、展览、讲座、主题活动及艺文项目等。
  • 香港佳士得艺廊

    香港佳士得艺廊
        香港佳士得艺廊于2014年2月28日在中环历山大厦22楼隆重开幕。这个时尚创新的多用途展厅以佳士得创办人詹姆士‧佳士得先生命名,延续佳士得于伦敦、巴黎及纽约创立展厅的精神。这个超过250平方米的展厅尽览维港景致,可举行特别策划的展览、艺术论坛、赞助和慈善活动,以及私人洽购和专门类别的拍卖。
  • 邦瀚斯艺廊

    邦瀚斯艺廊
        2014年5月8日,邦瀚斯崭新的香港拍卖场正式开幕,新艺廊座落于香港金钟太古广场一期,设置专属拍卖会场和艺术廊的拍卖行,配备最先进的拍卖设备,拥有永久而专业的展览厅,新扩充的香港邦瀚斯, 室内设计由著名的得奖建筑事务所Lifschutz Davidson Sandilands负责。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