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

“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

坐忘之舟 综合材料 2013年
坐忘之舟 综合材料 2013年
坐忘之舟 综合材料 2013年

潘公凯为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连续在中国两所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担任院长,主持并领导了两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其装置作品《融》曾参加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其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既保有了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精妙趣味,又与现代建筑展示空间形成绝佳的融合互动,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情趣和艺术张力,堪称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现代化转型的代表与典范。曾在纽约、旧金山、巴黎、威尼斯、布拉格、东京、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等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广获好评,作品被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私人藏家大量收藏。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其中《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近十年主持《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大型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并于2012年发布50余万字的课题成果专著及近200万字的课题研讨会论文集,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中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给20 世纪中国美术历程做出了深入的论证,在中国文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副院长、欧美同学会海归美协主席、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

现场
  • “弥散与生成2013”今日美术馆
  • “弥散与生成2014”浙江美术馆
  • 《弥散与生成》自序

  • 展馆外1

  • 展馆入口

  • 展览前言

  • 展览自序

  • 水墨作品展示

  • 潘公凯在水墨作品前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展览现场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展览现场

  • 未完成-另类视角

  • 建筑作品

  • 建筑作品

  • 建筑作品

  • 建筑作品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展览现场

  • 展馆外

  • 展馆外

  • 中文
  • English

自现代主义兴起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从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盛行至今也已有半个世纪。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标新立异,成果累累。其间,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也愈益依赖于“错构”的原理。“错构”是“凝视”的原因与引力场。在这一引力场中,审美心理过程得以展开。

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极大地拓宽了艺术作品的范围,亦极大地丰富了审美引力场的多样形态和引力结构。——这就是百年艺术史所标示的人类视觉文化的伟大成就。

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百年视觉文化的成就与体系性知识快速扩展弥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弥散的过程中,历时性的思潮流派演进转变为共时性的多元因素杂存,且与地域性的文化环境互动。体系性的知识积累进一步解构混融,形成碎片化、拼贴化、扁平化、通俗化的全球性弥散景观。

弥散是流通网络发达的结果,是全球化不可避免亦无需避免的积极现象。弥散带来了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全人类都从中受益,这是无疑的。但从物理学角度看,弥散是信息能量从高阶位向低阶位的流动,是“熵”的增值。从大跨度的时空观而言,不断地寻求与建构某种“负熵”的涌流,是必要的平衡与补充。也就是说,在弥散的大趋势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希望有新的艺术系统不断生成,仍然是有利于全球艺术生态的。

在势不可挡的弥散洪流中,生成是困难的。但也只有生成,是真正值得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生成需要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必然是现实环境的需求,也自然需从古今中外的文化积累中去找寻。既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融会贯通,也需要宏观思考、把握与体系性建构的综合能力。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成,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自我质疑、试错、调适、生长的过程。生成往往从问题意识开始,却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生成是开放性的,过程性的,与周边因素不断互动的,是演进中的有机体。

生成,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不断尝试、不断建构,又不断地衍生出新问题的过程。

在浙江美术馆的《弥散与生成》展,从我的水墨画、史论、建筑、装置四个方面的原创作品切入,既希望讨论多年来的理论思考,也想简略呈现近期完成的探索成果。展览涉及这几个独立领域中的关键课题,也关系到这样的跨界实验背后贯穿的理念线索。这是一个重在自我反思与研讨的展览,目的在于提出问题,引起讨论、批评和争辩,抛砖引玉,增添当下艺术界的学术气氛。

潘公凯  

2014年3月

Dispersion and Generation

Preface

A century has passed since Modern Art made its appearance, and fift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heyday of Pop Art and Conceptual Art. This past century has seen the rise of various art movements, as well as their achievements and breakthroughs. Meanwhile, “Mis-construction” as a principle is increasingly vital in confirming artwork’s identity as art. “Mis-construction” becomes the reason and creates the situation for “Gaze”. Aesthetic reception is also made possible in this very situation.

The new arts, such as Conceptual Art, Installation and Performance, greatly expand the category of artwork, and at the same time add to aforementioned aesthetic situation new forms and structures – this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man’s visual culture in the last century, as is manifested by art history.

These achievements of visual culture and related systematic knowledge are quickly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a resul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this process of dispersion, Diachronic knowledge system is transformed into synchronic constellation of plural cultural factors and interacts with local cultures. The previously systematic knowledge is restructured, leading to fragmented, pieced-together, flat and everyday global cultural and art scene. (This is similar to the Romanization of Greek culture)

Dispersion is the result of develop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positive phenomenon brought about by globalization that could not be and need not be avoided. Dispersion help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ld, benefiting mankind as a whole. Yet viewed in terms of physics, dispersion is the flow of thermal energy from higher to lower level and increase of entropy. In the larger temporal-spatial framework, seeking and building certain negentropy is a necessary balance and complement, that is, in the trend of dispersion, seeking new area of generation, facilitating generation of new art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global art ecology.

The irresistible force of dispersion renders generation difficult, yet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it an objective worth all the efforts of the artists with real global perspective. Generation takes place in certain area, which is set by actual situation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all times and around the world. Generation calls for both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ability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building.

Genera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milieu is a constant process of self-questioning, trial and error, making adjustment and growth. Generation starts from problem awareness and lead to more than one answer. It is an open, procedural, interactive and evolving organism.

Generation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ly raising, discussing, exploring, constructing and re-generating new questions.

In “Dispersion and Generation” at ZheJiang Art Museum, I present my works in the fields of ink and wash painting, art history and theory, architecture and installation, hoping to discuss my refle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demonstrate the recent results of it. The exhibition touches the key topics in these fields and involves the theoretical clue behind such crossover experiment. It intends to raise question, bring about discussion and debate, so as to trigger more thinking and add to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present cultural scene.

Pan Gongkai

2014\3

作品
  • 水墨
  • 建筑
  • 装置
  • 文论
  • 2014《暗香图》68cm×68cm

  • 2014《残秋》68cm×68cm

  • 2014《晨秋》68cm×68cm

  • 2014《晨露》68cm×68cm

  • 2014《翠盖》68cm×68cm

  • 2014《高秋图》68cm×68cm

  • 2014《寒香》68cm×68cm

  • 2014《疾风》68cm×68cm

  • 北京环铁规划设计方案道路周边

  • 北京宋庄规划设计方案

  • 海边工作室方案设计

  • 海南三亚水镇方案设计模型

  • 三亚亚龙湾国宾馆方案设计1

  • 三亚亚龙湾国宾馆方案设计2

  • 山东省美术馆方案设计模型

  • 威海金石湾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 《写西湖中所见》及其创作影像展览现场

  • 《寻找真实》(与美国艺术家克里夫合作)

  • 《融》展览现场

  • 《坐忘之舟》内部现场效果

  • 课题成果1

  • 课题手稿

  • 理论部分展示3

  • 理论部分展示4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

视频
对话

解读潘公凯——水墨,装置,学术和建筑

我生活的时代,大环境的起落剧变决定了我的人生经历。早年的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影响着我的艺术创作,在我看来,从事什么工作,作不作画,根本不是最要紧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始终把自己的作品和人生的其他事情一样,看成是我生命的痕迹。

更多>>

潘公凯 跨越笔墨精神(2013年7月《如丝》杂志专访)

采访、文/黎甜 摄影/陈华利
导语: 从水墨到建筑,再到装置艺术,潘公凯先生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创作媒材,表达内心的所触所感。他深知中国文化的深邃以及它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其所有的研究与探索都如同他笔下的水墨,一笔一划都是修行....

更多>>

【艺术人物】潘公凯:我用一生做实验

2001年,潘公凯从国美调入央美担任院长。这所融合了北方文化和徐悲鸿先生“艺术为人生”理念的美术院校在国内艺术院校中具有领导和模范作用,潘公凯上任时便已决心让中国第一的中央美院与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较量高低。他扩展学科设置,将单一的美术学科发展为新兴建筑、设计等多学科专业的综合美术;引进了西方现代设计,开展国际交流学……

更多>>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289期】潘公凯艺术展:弥散与生成

2014年3月28日至5月4日,浙江美术馆推出大型展览“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展览以研究和反思为目的,在“弥散”和“生成”这两个关键概念下,指向核心的问题意识,以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引发讨论。整个展览分为水墨画、装置、史论、和建筑四个板块呈现潘公凯近年的艺术创作和研……

更多>>
评论
  • 1
  • 2

笔墨从20世纪出走(邱振中)

当代水墨创作中,“笔法”已经包含十分宽泛的内容,从典型的讲究内部控制的笔法,到故意追求粗野的直白的涂抹,几乎包含人们所能设想的一切使用毛笔的方法——而工具的使用也早已超越了“毛笔”的概念,各种可以画出“道道”的东西....

更多>>

从典雅走向宏大——谈潘公凯的水墨画(高建平)

看潘公凯先生的水墨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的现代感。他的画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和意境,又努力探求水墨画的现代之路。在古代,文人画是在精英文化的摇篮中生长起来的。古人以诗歌酬唱,以书画会友,留下了众多风雅华美的故....

更多>>

论潘公凯的艺术(朱青生)

在中国,潘公凯先生是艺术界的一位独一无二的人物。他有担任中国两大艺术学院院长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自己兼有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潘公凯的艺术从来就不仅仅是他的作品,而是他对艺术的理解和责....

更多>>

诗意的群构——潘公凯的建筑设计(方振宁)

如果不是潘公凯的个展中的四大部分其中一项是建筑设计的话,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潘公凯有建筑设计的经验和爱好,而他对建筑设计的热情不亚于一位职业建筑师。这一说法绝对没有夸张的成分,不信你可以看看潘公凯亲手设计的建筑、方案,以及正在施工的项目,就知道他对建筑设计的....

更多>>

时代 家学 传统——论潘公凯的理论思考与艺术探索(薛永年)

潘公凯是20世纪中国画传统派大师潘天寿之子,更是新时期崛起的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和学者型画家。他坚持民族文化复兴的信念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长期投入美术史论、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在新时期....

更多>>

一种艺术家,一件“作品”——潘公凯和他的艺术“创作”(王瑞芸)

深入了解之后,才能知道,潘公凯是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家。怎么不一样?他该是个画家--大家知道的--画大写意的中国画。只不过作为画家而言,他作画比寻常画家要少,少得多,因为他从1996年直到现在,先后担任着两个美术学院(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的领导工作,因此他95%的时....

更多>>

艺术作为生活之道——潘公凯艺术的哲学解读(彭峰)

5月25日,潘公凯个展“从错构到转念:穿越杜尚”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通过装置、绘画以及与学者们的对话,潘公凯力图阐述他关于艺术的独特构想。潘公凯的艺术观念与哈多特(Pierre Hadot)的哲学观念不谋而合。作为当代法国负有盛名的哲学史家,哈多特对哲学有自己....

更多>>

游目骋怀 元气淋漓(殷双喜)

潘公凯先生的近作紧紧抓住中国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游目骋怀,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超越,也是他坚毅善良的人格的映射,充盈大家气象,具有很高的格调。潘公凯先生把艺术作为工具,把手段作为目的,具有对艺术的深刻认识,能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