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近日,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拆迁事件引起舆论哗然,“大师兄”六小龄童也在微博上发出呼吁,要保护“师傅”的栖身之所。而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拆迁三分之二并不涉及任何古建筑。兴教寺认为,兴教寺是一个整体,拆迁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对此“申遗”,中国佛教协会、知名宗教人士星云大师、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李继武、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等都做出了回应。

事件近况 更多 >>

  • 文物局:仅整治90年代新建部分

    文物局:仅整治90年代新建部分
        文物局发言人表示,仅对1990年以来新建的、对兴教寺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负面影响的斋堂、僧舍等建筑进行整治。兴教寺申遗管理规划审批方案中并不涉及商业开发内容。
  • 兴教寺住持宣布退出

    兴教寺住持宣布退出
        针对埋西安兴教寺面临拆迁一事,该寺住持宽池法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寺一向支持“申遗”,但如果要拆除寺庙的建筑,决定正式申请退出申遗,书面报告下午递交西安长安区文物部门。

官方VS兴教寺VS文物法更多 >>

官方:拆部分建筑是为环境更优美,是丝绸之路申报需要。
    西安市长安区民族宗教局局长张宁告诉记者,“兴教寺拆掉部分建筑是为了环境更优美。具体规划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正在等国家专家组认定。兴教寺要发展,对僧人工作和生活的阶段性影响有,但不是很严重。”

    《西安市长安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兴教寺塔申遗工作任务安排的通知》对兴教寺的申遗拆迁作了详细规划。兴教寺塔是陕西列入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名单,但兴教寺其他建筑没有列入该名单内,这些建筑包括各个年代兴建的建筑,见证了兴教寺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其他建筑没有进入申遗名单,所以许多建筑在拆迁之列。
兴教寺:拆迁应考虑实际情况
    兴教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兴教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汇报》。该文件指出,“此次申报,主要是针对玄奘塔。此塔属于兴教寺西边塔院的主题建筑。而塔院是兴教寺在民国便形成的东西三跨院的整体院落。今天兴教寺的风貌,是历代逐步形成的,这些建筑无不是围绕着玄奘塔。所以维修玄奘塔,要保证塔院的整体性。更要明白塔院的宗教活动职能,保障玄奘塔和塔院配套建筑整体性使用的职能,才是玄奘塔和兴教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意义。如果将三藏院等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合理配套建筑剥离掉,只孤零零地剩下一个塔,实际上是对兴教寺塔寺一体的整体性和历史发展真实性的蹂躏。”  
文物法:申遗性拆除也是知法犯法
    按照《文物法》相关规定,无论是“维修性拆除”还是“保护性拆除”,以及新创的“申遗性拆除”,都是典型的知法犯法。我们想问的是,难道拆除文物只需要玩一个文字游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了吗?一边是无聊地大量兴建“仿古建筑”,另一边却是疯狂地以各种文字游戏将真正的古建筑拆除,这种病态的发展观何时才会终结?真正的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不是砸钱就能砸出来的;“申遗性拆除”公然用铲车“保护遗产”,怎么可能会申遗成功?

各方观点更多 >>

知名宗教人士星云大师:中国之大不能容不下一个兴教寺
    士星云大师在媒体发言称,“兴教寺,是中国的光荣,唐玄奘为中国佛教创下多个第一。现在将他的历史拆除,是对文化的毁伤。每一个古代建筑,都会因需要慢慢地扩建扩增,扩建到现在的样子,就不该拆除它。希望能对工作了解后,有个和平的解决办法。中国的土地之大,不能连一个玄奘的兴教寺都不能容。”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李继武:拆迁或导致寺院改变性质
    李继武:一、政府有必要考虑,有没有必要把兴教寺纳入申遗的范围。二、丝绸之路申遗点,陕西有7处。其他6个点都是文化遗址,是纯粹的文保单位,由文管所管着。没有僧人活动。有关部门只考虑‘申遗’,没有考虑影响宗教活动的因素。没有僧人的寺院只能叫寺院遗址。申遗的一方忽略了僧团的基本权利。他们只看到3个塔是遗址,没有考虑到这3个塔是寺院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拆迁要考虑文物保护与宗教法规衔接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提到,如果兴教寺部分建筑确实违规,也要探讨法律的合理性问题。“一方面兴教寺是宗教活动场所、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另一方面,兴教寺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两个方面,从宗教、法规细究起来有些冲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僧团对寺庙有使用权、管理权,甚至有些法规明确指出有财产所有权。”

    李利安还提到,即使要拆迁,现在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虽然拆迁的建筑不是文物,但僧人的吃住问题没有安顿。僧人搬迁的分寺和兴教寺外观、内在的关系没有解决。兴教寺未来的管理权归属,也都没有落实。管理方面,怎么能够确保是兴教寺统一管理?僧人在寺庙外面居住,未来的宗教活动很不方便。新建的区域中轴线怎么处理?”

相关链接 更多 >>

中国佛教协会:强烈反对强拆唐僧遗骨所在寺庙
    发言人指出,在未征得兴教寺僧团同意的情况下,拆除寺院建筑,严重违反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侵犯了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所有或者使用的房屋、构筑物、设施受法律保护。在未征得兴教寺僧团同意的情况下,以任何理由强行拆除兴教寺的建筑和设施都是违反政策法规、侵犯佛教界合法权益的行为,佛教协会表示强烈反对。

结语

    申遗本是一件好事,可以各地热衷于搞申遗项目,消耗巨资“整治”环境,只为获得世界遗产资格,看中的是申遗成功之后的“好生意”。申遗成功后意味着名利双收。但是,申遗不仅仅只看重结果,过程、方式、方法等都是同样值得人们注意的。如果为了申遗成功这个结果,而将申遗的本意:保护文物,放在了末位,“申遗变成了生意”,那将适得其反。 “文物”的概念是什么?“申遗”的目的是什么?都值得现在每一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