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实验艺术家王雷个展“爻---王雷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将于2014年5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的王雷,师从吕胜中先生,他认为艺术就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他对编织情有独钟,用身边最有亲切感的卫生纸入手开始第一件作品,将现实司空见惯的文化现成品搓成线条,将承载抽象观念的纸张以最为通俗的方式呈现,创造编织艺术新的可能性。王雷说搞艺术是最接近真我的方式,他的作品被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等多国的博物馆收藏,他将“纸”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发明,经过解构和重组后,再现于我们的眼前,使我们在惊异之余,对其加以关注和思索。

【艺术家自述】更多 >>

从艺之初
比起儿时的伙伴,我的家里有一位“十里八庄”远近有名的父亲,别人都叫他“书画家”。有了这样的优越条件,五六岁的我在家里开始偷偷捣鼓父亲的东西。小学五年级开始受到班里一位同学的影响 ,学习绘画。高考的时候我报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油画专业,毕业之后,种种原因使我再次想到了考学,结果 2006 年 9 月我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实验艺术工作室录取,成为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员,也圆了我在高中时期所立下的梦想。
淳淳教诲——与吕先生的一次谈话
吕老师说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才是我目前应该追求的目标。谈话过后,我转系的想法没能实现,况且吕老师又说了这么多诚恳的话,我哪能退学,更不能要老师所退的学费, 坚持学下去吧。但是,我来了精神,我想试一试去寻找实验艺术的精神,去图书馆看看谁是方力钧?啥是威尼斯双年展?为美术史能做贡献,那是不敢想的理想。但他的这句话直到今天,甚至是未来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观念转换——“学院之光”的普照
2006年12月份,学院之光在学校征集作品,那一年的主题是“我的故事”,但是为便于海外参展院校作品的运输,本次活动还特别将作品的媒材限定为纸质材料。吕老师建议我做卫生纸的那个作品,我就在春节期间做出了八件不同款式的衣服,又让吕老师看,先生很是高兴,建议我该怎样布展等。没想到评选结果出来后,我得了最高纸材料奖。本次的展览,不仅改变了我的艺术,也改变了我的思想,让我坚定了走实验艺术的信心。
偶然相遇——考云岐先生的赞助
考云岐,一位传奇的人物,不仅在早年收藏了刘晓东、夏小万、尚扬等众位大腕级的作品,而且也收藏了近年来央美很多毕业生的作品。我与他的相遇,也许运气靠在了我的身上,他不仅收藏了我的几件作品,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听说我的经济条件不是那么好后,给我提供了一个紧靠央美的工作室。为我毕业后的过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今天的成绩取得考先生给与了很多的帮助,心中也非常感谢偶遇了这样的好人。

【策展人说】 更多 >>

  • 展览前言

    展览前言
    从2013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王雷订阅了数种报纸,以其个人化的编织语言对报纸中记录的时间、事件进行了从解构到重构的转换。他以编织这一行为表述了对刚刚化为历史的现实的解读。
  • 挖掘纸编织艺术的可能性

    挖掘纸编织艺术的可能性
    王雷的硕士毕业作品《一个幻觉》将数百件农具、4方土、40斤棉花运进了展厅,建构出农具版的“农民起义大会师”。这曲交响乐之后, 王雷又回到了编织,挖掘这一行为新的可能性。

【众家评论】更多 >>

吕胜中:让编织手艺不止于编织
王雷使用编织的技术出于偶然,最初是在“物质化呈现”课程的作业练习中,他的一组以卫生纸为原材料的作业中有一个编织的实验受到大家普遍的喜爱,这导致了一个完整的作品《手织手纸》的诞生。王雷从未间断编织,并寻求突破的起点。他的一组新的作品在报纸裁切、搓线以及编织的过程中投入了阅读与剪报,强调了报纸作为现成品在作品中使用的意义,也让他的编织手艺不止于编织。
吕敬人:纸与文字的力量
报纸、书纸、卫生纸……无论贵人还是庶民都司空见惯的日常用物,在艺术家的“反逻辑”、“反常态”的分解重构下,新生命诞生了。王雷的编织语言之精巧,实在叹为观止,还让我有感于纸与文字的力量。王雷将物质原本的属性彻底颠覆,令固态模式转化成森罗万象的世界成为可能,他的作品证明了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多元的存在方式。
殷双喜:“物性”与“诗性”
王雷的作品,通对纸媒的运用,探讨蕴藏其中的 “物性”,从而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将不同色彩的纸先行裁切,再搓出纸线,运用编织(Intertexture)的概念,重新结构出新的形体与物品——不同样式的现代人想象中的古代服装,从中获得观念的对应表达。王雷的作品散发出一种中国的文化气息,这是蕴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温柔含蓄的素朴诗性。
席卫权:纸与线之间的表达
王雷的“纸”形态从寻常、脆弱、飘忽,到刻意的惊奇、绚丽、柔韧和讨巧,再到范式成熟、造型简约、语汇凝练,隐喻万千意象。这一过程自一根纸线肇始,经无数盘旋、缠绕、纠结,化蛹成蝶,完成了一次次的凤凰涅槃,且会继续投向遥遥远方,难知终归何处。王雷抱定一种执着,相信这根线能穿越古今,能藏宇宙洪荒,如道家旨归“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黄安达:物质属性的可能
王雷早期的装置艺术作品是由卫生纸编制的时尚服装组成的,而他近期的作品则是以“报纸”为媒介,他的这些作品质疑了所有根据传统所接受的权力和地位渊源的正确性。在其艺术作品中,王雷又回归到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历史以及对具有民族身份感的传统文化的敬重这一文明主题上来。就其而言,他的作品对于如何清晰的定义中国现代艺术精神的探究工作,提供了独特的关联性。

【个展回顾】更多 >>

  • 王雷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王雷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本次展览报纸中复杂的内容与作品单纯的形式被纠缠在一起,从而催化观者产生多向度的联想与表述的愿望。
  • “托物言纸”王雷个展苏州站

    “托物言纸”王雷个展苏州站
    在经过国际金融博物馆成功举办之后,中国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再次携王雷更多最具代表作品赴苏州举行巡展。
  • “托物言纸”王雷个展

    “托物言纸”王雷个展
    编织的手艺起初是为丰富人们的衣装,如中国古代的缂丝、织锦以及挂毯等,从生活实用功能产品升华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 “偷梁换柱”王雷作品展

    “偷梁换柱”王雷作品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王雷最近几年的代表作品,以及最新力作。展览给大家呈现出一幅幅由“编织”产生的视觉盛宴。
  • “今古奇观”王雷个展

    “今古奇观”王雷个展
    王雷的作品,有着古典服饰典雅的造型,也充满当代文人的反思,利用暗喻的手法表达,质疑权威式的思考,相当具有内涵。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