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扬个展—“日志与手迹”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尚扬
尚扬(1942——)四川人,生于湖北。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更多

 封面
尚扬个展——“日志与手迹” 展览安排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时间: 2012-04-27~2012-05-15
开幕时间: 4月27日下午3:00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
协办单位: 颐睿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尚扬——日志与手迹”作品展将于2012年4月27日至5月15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推出的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性展览,精选展出作品90余件。展览包括尚扬近几年创作的“册页”、“H地”系列等新作及各个时期的一些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创作手稿60幅将首次展出,这些从未与公众谋面的手稿作品将更为全面、清晰地呈现尚扬艺术创作的思维、观念及创作痕迹。

此外,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编辑,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尚扬——“日志与手迹”》文献作品集将在展览期间同步发行,文献作品集更丰富收录尚扬的艺术作品,并收录范迪安、朱青生、冯博一等批评家及学者著述的最新研究性文章。 ”

尚扬个人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在西西里 2011年 在印度海边 2008年 创作董其昌计划33 2011年 美国艺术评论家巴巴娜采访艺术家尚扬先生 2008年
尚扬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日记08-1》布面综合材料 89x128cm
2008年
《日记08-2》布面综合材料 93x128cm
2008年
《日记08-3》布面综合材料 89x128cm
2008年
《日记08-4》布面综合材料 93x128cm
2008年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手迹》 18.3×27cm
2007年
《手迹》 9.7×29cm
2001年
《册页-10》布面综合材料 89x166cm
2009年作
《册页08-1》布面综合材料 100x150cm
2008年作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董其昌计划-2》布面综合材料 148x699cm
2003年
《董其昌计划-8》布面综合材料128x496cm
2007年
《董其昌计划-16》布面综合材料 128x496cm
2008年
《董其昌计划-31》布面综合材料 218x506cm
2010年作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H地-13》布面综合材料 29x53cm
2010年
《H地-16》布面综合材料 29x53cm
22011年
《山语》布面综合材料 118x168cm
2007年
《看书-1》布面综合材料 90x96cm
2006年
对话尚扬
4月27日尚扬个展——“日志与手迹”,敬请期待

面对尚扬的作品,我们首先能感到一种时空的错位,在那里,山峦和云气的形象是松散的,与其说是描绘了某种自然的景观,不如说是通过移植、并置、拼贴和组合自然的片段形成自然的肌体。一方面他使用着传统的画布和油彩,另一方面他借助数码技术获得的图像来形成画面的组合。可以说,他在自己的艺术过程中,既连接起古代的图像与当代的视像,也连接起传统的技法与当代的"反技法"。正是在这样一种混合的语言表达中尚扬塑造出了一种从可视的事物之中超越出来的视觉图景。当这些图景变成连续的画面或尺幅巨大的画幅时,它们强烈地表达出一种幻觉中的真实。……
尚扬:
我十分重视创作手稿,这是生产之前的孕育,一件作品如用十天创作,真正地在画布上去画,我以为三天足矣,那七天做什么?就是反反复复将这张画放在脑子里面去画,放在肚子里去画,并用一张张的纸头去捉摸和记载,这就是手稿。这些不经意地随手勾画的东西,其实是放松状态下的心的记载。常常是在这些手稿中,包蕴着你正在展开的创作中最好的趋向,和一些最有价值,最有启示性的东西。常常是这一张张的手稿,使你的创作跨越粗糙的冲动和空泛,使你的企图逐渐地澄明起来。这时,关于这件创作的取向,视觉形态和作法步骤已了然于心,余下的时间,你可以心无旁骛地以最好状态在作品上发挥,这生产必是顺利的。……
尚扬:
我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愈渐深刻的生存体验中,我已无法抛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一直努力赋予这种思考以独特的表达,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存在的理由。我所追求的这种表达仅仅包含三个简单的要素,即:当代的,中国的和我个人的。……
尚扬:

艺术的基础是个性化的独特样式,历史文本提供方向,也提供可能。正是这个可能诱使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以独立批判的精神视角,在形形色色的形式观念中寻找被遮蔽的盲点。艺术工作的全部过程就是为在艺术规范中寻找自己的生机。生机的起点也全在历史文本提供与暗示的方向和可能中。我的心始终向着真实地切入时间的艺术,但决不依附时尚和潮流。我感到这个世界需要锐进和本真的一致性。
“阅读记忆”万捷对话赵大陆
万捷:
这次展览是赵老师回国以后第一次最重要的展览,将要展出的也是很有特色的一批作品。怎样确定“阅读记忆”这样的主题,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
赵大陆:
这个主题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的一个主题,好像是内心的一个情结,我很早以来就开始准备画这个主题的画,可是一直没有准备好。经过这么多年颠沛流离,国内国外地走,一直惦记着这个事,直到我比较安定、想法比较成熟的两三年前开始陆陆续续地画一些,因为这是一个我想透了的问题或者说我发自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也可能是我所有的画里面最不带功利性的,最没有某种市场特征的东西。
万捷:
这次作品的创作是赵老师记忆的艺术展现,您呈现这种“阅读记忆”想给观众一种怎样的影响?
赵大陆:
其实我并不想影响观众,我也不能影响观众,但是我可以把我内心的东西展示给他们,如果他们会受到影响或者会是从这里头感兴趣得到一种东西,我很高兴,他会对我们的历史有一种认识。反过头来还是说到艺术家的一个责任,他有责任把这个东西用形象呈现在我们的公众面前,尤其是呈现在下一代面前、一代、一代历史文化就是这样积淀出来的,一定要是一种真诚的东西,不是一种虚假的,你就会把这份东西留在社会上、留在历史上。
访 谈
谢素贞:
早期影响你创作的最大因素是苏联写实艺术,表现在你哪些绘画里?
赵大陆:
我以前的绘画里都有,只是说或多或少,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创作的思维模式。苏联的主流东西,并不是一种要创造很丰富的艺术语言的多元的东西。它是很简单的,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一种程式。实际上它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但是它叫做创作课,所以大家都要有画创作课的经历,你学没学过画创作,这是你能不能成为顶尖艺术家的条件。
谢素贞:
苏联的写实主义无论反讽或者是表现,到最后还是要求要用赞美、歌颂的方式来表达,这是当时整个苏联美术史很大的一个转变,你的过程中有这个过程吗?
赵大陆:
我觉得我不是特别的明显,因为我学艺术的时候就己经开始改革开放了,很快就进入比较反叛的状态了,虽然不十分清楚反叛什么,可能是“打”不过他们,所以另起炉灶,不跟他们玩这个。虽有一个苏联写实主义的思想基础,但不是很重。
站在此船看彼船
谢素贞:
从您早期的创作,一直跟东方的语境有关,除了肖像画或者是人体绘画以外,其它较具内涵意义的作品,都有一些东方语境的情况,包括《兵团岁月》的部分,包括《另一种生活》,包括你现在在创作的新作国画,这些不断地转变当中,不会锁定在一定的风格,跟其他的艺术家也有一些不同的部分,您怎么看待风格不断地转变的这事情?
赵大陆:
作为我来说,经常就是突然不满足了,认为这个不能充分表达我,那么我就想要变。后来我想,骨子里有一种对于从艺术哲学上或者对中国佛学、哲学对我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我经常喜欢看一些书,看一些佛教、道教、老子的书,对自己艺术观也会产生一些改变和冲击。我就想到自己艺术上的东西,有时候是愿意进行一定的尝试,不断地来改变。
谢素贞:
跟您从电影背景出身,当然您的技巧是毋庸置疑的,跟这些是不是会有一些关联?
赵大陆:
非常有关联。当时我上了电影学院以后,现在想想更庆幸,因为电影等于是集各门姊妹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摄影、表演、导演、声音、美术集合在一起,使我更开阔,对于艺术思维的面更大,这样也可能能够让你站得更高一些,可能想的问题就多一点。
【观点】尚扬创作手记  

艺术的基础是个性化的独特样式,历史文本提供方向,也提供可能。正是这个可能诱使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以独立批判的精神视角,在形形色色的形式观念中寻找被遮蔽的盲点。艺术工作的全部过程就是为在艺术规范中寻找自己的生机。生机的起点也全在历史文本提供与暗示的方向和可能中。...更多>>

【访谈】尚扬:我给风景做日记
 每次看到尚杨的画都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问题,并对今天形形色色的艺术犯疑,“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尚扬是一位极其特殊的人物。这种特殊性首先是他的人生经历,即作为一位1942年就已经出生的艺术家,尚扬的人生经历不仅跨越了近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更多>>
【访谈】尚扬:艺术是我一生最聪明的选择
选择了艺术可能是我一生当中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当时如果没有选择它的话,我会知道我今天多么傻。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想过退学,想过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有很多亲友劝阻了我。如果当时没坚持下来的话,也许今天我就是个跟文化艺术没有任何关系的糟老头子。今天我应该感谢我的父亲,感谢我的母亲。...更多>>
【评论】朱青生 巩潇蔓:尚扬风格研究初稿——兼论第三抽象
 “尚扬先生欲相倾听的是我与他不完全相同艺术观念。我认为,如果不把尚扬先生当‘油画家’,就更能看出他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的作用。艺术品的价值,从来不能以画种作为先决条件来评判高低。历史上达芬奇画的不是油画(而用他自己调出来的一种调合剂),沃霍尔画的也不是油画。...更多>>
【评论】范迪安:尚扬:在解与构之间
尚扬的作品是某种重组的现实,他以对于当代图像世界的敏感开启了新的中介物的组合。在传统的绘画技法之外,他运用了大量的数字图像,形成了画面上混合的效果。这种语言可以在情感和象征之间、在部署和概念之间机动变化。...更多>>
【评论】彭德:尚扬索隐

我应邀评尚扬,尚扬翻出一大摞文字资料,那是十年来各地评论家的得意之作和应酬之作,林林总总,竟大都是一个模式,使我感到评论规范化的荒唐和无聊。于是写出这篇不大合时尚的文章。...更多>>

【评论】杨卫:尚扬
 尚扬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与人交往,不分薄厚,对谁都能够同施仁爱。这是我跟尚扬打交道得出的一个结论。我想,之所以他能够在中国当代艺坛长盛不衰,持续地赢得大家关注。这大概也是一个原因吧。 ...更多>>
【评论】尚扬——画布上的冒险家
“选择了艺术可能是我一生中最聪明的一件事,我的心始终向着真实地切入时间的艺术。”面对每一张画布,尚扬都表现出少有的冒险精神。“尚扬不像那个年代的人,只守着一种风格,一种趣味,便躺在名分和地位的椅子上。他从同代人那里走出来,又远离了他们。 ...更多>>
【评论】杨小彦:尚扬艺术论
纵观尚扬跨越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创作,又可以分成两个略为不同的系列,一是“大风景”系列,另外一个就是“诊断”系列。两个系列在象征性这一点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都明确指向一个根本性的目标,那就是思考人类的处境。...更多>>
【评论】冯博一:关于尚扬艺术的视觉修辞及其他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江湖中,尚扬的艺术轨迹似乎很难确定出明确、具体的位置。如果说前卫艺术意味着对通常艺术格局的格格不入,那么尚扬当然身在其中。因为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质疑主宰中国美术教育和创作地位的苏俄绘画观念,并开始从欧美艺术系统,...更多>>
【评论】余虹:“大风景”:尚扬的艺术世界  
尚扬的作品总让我想起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名言:写诗就是文字与白纸的搏斗。一张白纸就是一个黑洞,一切脆弱无力的文字都会被它吸收掉,只有真正有力的文字才能战胜黑洞的吸纳而自立于白纸之上,因此,但凡拙劣的诗总让我们感到纸面空洞无物,而一首伟大的诗哪怕只有几个字也足以让我们忘记白纸的存在。尚扬的作品是这样的文字。 ...更多>>
【评论】丁海元:那座山•那座山 ——走进尚扬的艺术世界
1991年是尚扬的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此前,尚扬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的风波,现在终于又能坐回到画室,拿起画笔。这时,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兴起,开始对现代主义高度精英化,理性化的创作思路提出质疑,要求艺术应该更多的与社会、与人发生关系,更多的参与到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中来。尚扬也在思考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