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拯救人类灵魂的良药,但随着艺术市场的深化,艺术不但没有拯救金融,反而被金融资本给绑架了。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的精英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力日益深化的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国内房市萧条,股市落寞,大量资金开始寻求出口。在倡导文化大发展的口号下,更多资金面对艺术品交易市场虎视眈眈,而面对经营形势惨淡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和泡沫激增动辄破亿的拍卖行情,当文交所悄然出现时,大量资金便从这个准入门槛底又极其符合需求的渠道一拥而入。【详细】
|
前言:雷原,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文交所发起人之一;西沐,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统筹与执笔人,一直致力于文交所交易模式与市场机制的研究。近日,雷原、西沐接受了雅昌艺术网的专访,就文交所的设计初衷、操作规范、运行机制及其暴露出的鉴定、保险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谁是文交所得设计者?西沐认为,雷原最早提出了艺术品份额化的概念,但文交所从其份额化概念的提出,到交易机制的不断成熟、完善,包括证券交易形式的借鉴,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集体智慧结晶。他认为文交所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有了艺术品份额化概念做基础,并不断体系化、体制化,它才能形成一种市场实践和市场行为。【详细】 |
如果盘点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关键词,“份额化”无疑是最热点的一个。当很多不懂金融不过问艺术市场不经常出入信托公司或商业银行的普通老百姓还没弄明白“文交所”究竟是个文化创意产业新词还是和股票、期货一样的经济用语时,国家已经通过“38号文”“49号文”明令禁止和整顿这个艺术品金融市场的新生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然而为什么艺术品的份额化面临如此危急?在开始设计文交所结构时为什么没有预想到后果和退场方式?重要的是文交所的最终失控和每个参与者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有人猜测,在这条链子上的启动者是政府,获益者是文交所和部分申购人,那么终端的买单人是谁呢?是很多现在正忙着维权的二级市场投资人还是另有其人?雅昌艺术网深入接触涉及到文交所的各个角色,揭开乱象背后的谜团。 【详细】 |
天津文交所,作为艺术品份额化的杰出实践者,成立之初便在国内引起了巨大轰动,首推的两只艺术品“股票”历经1个月零3天共19个交易日,涨幅达到621%和570%。但与此同时,艺术品“股票”的持续疯涨,将天津文交所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短短不到10个月间,天津的模式被不断复制,形成了北京汉唐文交所、山东泰山文交所、郑州文交所、湖南联合利国文交所、昆明元盛文交所等以份额化交易为模式的文交所。 |
深圳文交所于2009年11月挂牌成立,共有六个资产包,其中四个资产包共涉及市值约两亿元,分别为“天禄1001号”、“中仁1101号”、“逸德阁1101号”,另一个名为“天香琼脂资产包”已发行,但尚未上市。2011年3月22日发布停牌公告,至今尚未复牌。 张宏从1992年开始在厦门经营宏宝斋画廊,做了20年的画廊经营。受限于没有资金推动自己欣赏的艺术家被更多的人了解,苦心经营培养客户,尝试像期货一样把在买卖双方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候交收实货。标价10万元的作品,客人支付5万元便可持有1年,如果持有一年期内接受作品的价格和市场潜力,就补足余款。如果不满意可以退货,并收回之前支付的5万元。张宏也经常向朋友们提起艺术品可以具备金融产品的属性,并上市发行。因此也有了后来与深圳文交所的一拍即合。 【详细】 |
文交所事件在去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2012新年伊始相继又有媒体继续爆料。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称“深圳文交所”) 在国家相关规定出台半年多前就自行决定停牌,令不少投资者的资金有去无回。文交所这种新兴模式的文化产业到底如何继续发展前行? 2009年11月,深圳文交所挂牌成立。半年之后,2010年5月14日,深圳文交所迁至深圳园博园综合馆向公众正式亮相。《光明日报》将深圳文交所的成立描述成“中国文化产权交易的试金石”。 根据深圳文交所设计的“权益拆分上市”流程基本可概况为五个步骤:第一,选艺术品;第二,将多件艺术品打包、定价并拆细成标准份额;第三步,针对特定投资人的路演,通过询价形成“所有权份额”的发行价格,并集中认购;第四步,挂牌并通过连续竞价方式交易;第五,根据相关约定,如果满足一定数量条件的投资人要求兑现,则资产包中的艺术品可以通过要约收购或拍卖等方式推出。【详细】 |
声明:本专题为雅昌艺术网原创作品,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
策划:雅昌艺术网 制作:郭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