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专题制作:王博彦
    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艺术精神的缔造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特有的感知力和创造力表达着自己对真善美的考量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有人说他们是智者,是社会的精神领袖,有着令人咂舌的天价拍卖,有着风光无限的荣耀,可有谁看到他们曾经的艰难跋涉,面对强权,面对诽谤,面对拆迁……在这个社会经济转型、商业化大潮冲击的背景下,他们又是十足的弱者。他们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尊重,渴望自己的创作生态得到保全,渴望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当现实的纷扰让他们再也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时,隐忍已失去了意义,他们不得不站出来伸张自己的正义。2010年,我们在艺术圈看到了太多的“维权事件”,是什么让艺术家不再沉默?“维权事件”背后又有哪些心酸的历程?透过这些“维权事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这都是发人深省的问题,艺术家如何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艺术圈又该建立怎样的良性秩序?社会又健全哪些针对艺术的维权机制?这都需要艺术家和全社会去共同作出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艺术家权利的保护机制能够更加完善,艺术家维权不再如此艰难。
艺术家的维权时代 北京艺术区“覆巢”之痛
  与手持金牌护体的798相比,蜗居在北京朝阳区的其他艺术区没有这般幸运。从去年夏天开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的口号下,创意正阳、008、东营等将近20个艺术区被列入拆迁计划,上千名艺术家身陷拆迁困境。由此发端,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区拆迁活动,在抗议声甚至流血冲突中毅然进行。维权,似乎成了艺术家的一种…… 【详细】
艺术区拆迁 用艺术对抗暴力
  2010年初,一场名为“暖冬计划”的艺术家维权行动在北京东郊轰轰烈烈展开。城市的扩容,使千余名艺术家栖身的艺术区面临强拆。一些艺术家聚在一起,以艺术展览的方式表达抗争和维权。这场维权行动坚持了近半年,四场“暖冬计划”,其间多名艺术家被暴徒打伤。维权最终获得胜利,艺术家得到合理补……【详细】
  ·艺术区“被撤离” 北京艺术家打官司维权  ·以艺术突破拆迁困局?北京艺术家抱团维权
“侵权”还是“被侵权”?
  艺术家权益被损害事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强拆事件”、“对骂事件”、“假画事件”、“抄袭事件”……一次次在挑战着他们的忍受极限。艺术家需要维权,可维权之路又显得那样的艰辛和曲折,我们尊重艺术家的选择,也希望全社会都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为他们也为艺术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净土。
·范迪安被诉抄袭 遭百万索赔
    自由撰稿人黄以明为此将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台湾艺术家萧长正以及两家网站起诉到法院,索赔100万元。对于原告黄以明的抄袭指控,范迪安的代理人表示,范迪安是“被署名”了,起诉他抄袭既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常理。
·范迪安公开声明反驳“剽窃”说 自称“被署名”
·范迪安:人身攻击和谩骂是文化圈的软暴力
·范曾郭庆祥对簿公堂 艺术品还是“快餐品”引争议
  2010年10月,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的一纸传票摆在了收藏大鳄、著名收藏机构玥宝斋的当家人郭庆祥面前。没有人会想到,半年前发表在《文汇报》上一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竟然惹来一场“500万元”的官司。
·“范曾状告郭庆祥”案扑朔迷离
·范曾"十二生肖"被侵权 获赔500万元被告拒付
·刘向东状告高名潞抄袭自己作品
    认为知名艺术策展人高名潞提出的“意派”理论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在华侨大学任教的刘向东一纸诉状将哈佛大学博士、美国比兹堡大学教授、四川美院特聘美术学系主任高名潞和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抄袭门”:高名潞代理人发表独家声明
·刘向东诉高名潞“剽窃”案一审未判 高名潞将提出反诉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作品被指剽窃
  近年来,摄影界造假剽窃事件频发,一些造假剽窃的作品甚至屡屡荣获大奖,被揭穿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而入选影响2006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的《藏羚羊生命中的十道难关——铁路关》摄影作品,也是被PS过的假照片。
·国展金奖作品涉抄袭 当事人称有自己的摄影元素
·“抄袭门”主角桑玉柱:共同创作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
艺术圈的维权现状
艺术品投资的维权困境
   尽管天气已经入冬,但艺术品市场的各类秋季拍卖才刚刚拉开帷幕。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艺术品价格指数在最近的10年里,创下近11%的年收益率,被不少收藏者评价为仅次于黄金的投资品种。然而,很多艺术品投资者自己并……【详细】
摄影界侵权官司不断 维权的人是不是穷疯了?
   摄影家的作品既具备艺术性,同时也是对时代进程的忠实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家的地位无可替代。因此,侵犯摄影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方面的力度还很不够……【详细】
北京艺术家维权一波多折 反拆迁艺术家遭殴
  如今北京最知名、也是唯一合法的艺术区──798,在2004年也曾面临被强拆的命运,在一批有识之士及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才正式成为北京市政府规之一。北京朝阳区10多个艺术区及上千名艺术家的未来,得到有尊严且完满的解决,仍有……【详细】
百余人夜袭北京正阳艺术区 多名维权艺术家被打
   2月22日凌晨2时许,百余名身穿深色服装、戴白色口罩的暴徒夜袭北京正阳艺术区。在近半个小时的冲突中,有多名艺术家被打伤。当警察赶到时,手拿镐把、砍刀及砖头的“黑衣人”已消失在苍茫夜色中。艺术区只留下此前被拆迁的残垣断壁,以及……【详细】
宋庄艺术家呼吁“维权”
    昔日作为艺术家集中地的宋庄现在却由于地皮价格上涨,使得很多几年前向艺术家们出售了房子的村民开始反悔,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把原来自己的房子要回来,而艺术家则希望保留现在的房子,一场战争由此开始拉……【详细】
艺术区遭强拆,艺术家维权,物品惨遭洗劫!
   008艺术区A区遭受不明歹徒夜袭,4位参与“艺术维权”的艺术家的工作室门窗均被砸坏,他们是:安波,朱红博,宋易格,于云天。当天晚上轮到“008艺术家联盟”总指挥吴玉仁值夜班,他忙了一天的“暖冬”运动会,此时已是疲…… 【详细】
艺术圈的维权现状思考
·抄袭“思想”引发的艺术圈反目
    著名教育家薛涌发文称,这种学术揭发、被揭发和反揭发的事件是好事,“看看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互相攻击,两党政治家生怕做错一点事被人抓住把柄。于是,品行端正了许多,政治也清明了。学术文化界也应该一样”。他很欣慰,“对立派能互相揭短,人人自危,乃至大家日后从事研究著述备加小……[查看全文]
·艺术区的维权和城市中小阶级的困境
    在春节前后,艺术区维权达到了高潮,甚至出现了大批手执棍子穿军大衣的“黑社会”与艺术家对峙冲突的强拆景观。经过近三个月拉锯战之后,“黑社会”终于在初九凌晨开始“总攻”,打伤重伤艺术家多人。艺术区尽管是一个艺术聚居区,事实上与近十年中国的经济背景有直接……[查看全文]
·从艺术圈“维权事件”看知识产权保护
    艺术圈本就是个不平常之地,不断出现的假画实际、抄袭事件、对骂事件又加剧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态势,有人说正是这种桀骜不羁的张扬才有了当代艺术今天的繁荣。建立在合理游戏规则基础上的繁荣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人生如戏,纷扰的艺术圈也是一场戏,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一旦超出了大众所默认的红线之外,那就只能走上法庭,用法律…… [查看全文]
·维权者的选择权和善意的强权
  从09年末开始进入激化阶段的艺术区拆迁问题,不该并且也没有简单以协议条例来分析,因为现施法律上存在很多问题和盲区。政府的监管面临难题,而地产开发商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许多艺术家成为北京市规模庞大的土地储备计划利益链条的最终一环。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的情势,被拆迁艺术区的艺术家们被迫采取了一系列直接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利……[查看全文]
艺术维权进行时
 经过艺术家们努力,1月24日,北京市政协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重新规划安置艺术区的事宜。1月25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一位艺术家身份的人大代表将一份事先拟好的提案正式提交给了人大,建议在朝阳区东北角建设一个新的文化艺……【详细】
拆那
北京艺术家的呐喊 用艺术维权
  “以前艺术家只关注自己,当你面对不公,当你的邻居被欺负时,你敢站出来说话吗?”张玮说,艺术家维权行动之后,他们去吃饭,饭馆的人说,你们去维权,能不能帮我们也说说话?“艺术家还有自己的专业,有表达的渠道。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声音根本没人听……【详细】
艾未未
艾未未:艺术家的手法还较幼稚
  2007年索家村艺术区被拆迁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不过那个时候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并不大。违章建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环。中国的城市从来没有给建设城市的民工准备过住房,艺术家也一样是弱者,他们为了以最便宜的成本制作文化产品,住在城乡……【详细】
黄锐
黄锐:要拆就拆,釜底抽薪
  现在的艺术区发展利益很大,政府将地廉价出租给农民,农民又建房转租给艺术家,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如今已经成了地产商的香饽饽。但艺术家、艺术区的生存空间却没有法律保障,要拆就拆,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又从何谈起,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的行为,事实正是如此……【详细】
吴玉仁
吴玉仁:艺术区规划不出来
  艺术区本身就是产业中重要的活力的来源。好的艺术区都是自发形成的,比如798。这种自发形成的生态摧毁很容易,但等权威机构想规划一个艺术区的时候,是没法规划出来的。观音堂是朝阳区政府硬性规划的艺术区,根本没有人去。798是艺术家保护下来的,现在非常繁荣……【详细】
相关新闻
·女雕塑家为艺术唯一性维权
·由追讨画款谈画家“维权”
·大学生自导自演“维权”行为艺术
·艺术区“被撤离” 北京艺术家打官司维权
·众艺术家连手维权
·艺术品市场维权需懂“规则”
·“流水线”绘画引争议 范曾表示将用法律维权
·文艺界集体维权:大家都提到了马未都的故事
·网络时代作者向谁维权
·农民用“行为艺术”维权
·郝光:为798维权事件正名
·“鲁民间艺术维权第一案” 民间艺术需保护
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人姓名: 验证码:
请您注意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
  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2、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3、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4、本网秉承言论自由,但是对于有人身攻击性及污秽的言语,本网有权力删除,并保留解释权。
5、您在本网发表评论的作品,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6、由于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帐户,由此导致的任何个人资料泄露,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7、任何由于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资料泄
  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窜改等,本网站均得免责。
8、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9、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10、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6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