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北京时间26日凌晨,著名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朱德群在巴黎逝世,享年94岁。此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艺术界人士的悼念。业界评价,作为中国传统方式向抽象过渡结合的最好的画家,朱德群的与世长辞,也标志着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的最后一位大师的离去。
  朱德群成长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千年巨变之际,被法国现代绘画界称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最成功的画家”。他以西方绘画理论、延续中国水墨中点、线、面的美学形式与概念,衍生出精辟的表达,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在二十世纪中叶与西方艺术冲撞、激荡、裂变,交融而新生的发展进程,擘划出了一个重要精彩的里程碑。

 更多 >>

    • @尹吉男:

      @尹吉男:
      悼念!!!记得2008年我在巴黎,当年的除夕是和朱先生一起吃的年夜饭,谈论艺术。恍若昨日。朱先生的质朴令人印象深刻。
    • @陈履生:

      @陈履生:
      华人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朱德群于3月26日凌晨逝世,享年94岁。朱德群,1920年生于安徽萧县白土镇,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定居巴黎。
    • @许德民抽象艺术:

      @许德民抽象艺术:
      作为华人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朱德群、赵无极和吴冠中(他的贡献在于80年代在中国掀起抽象美和形式美的讨论)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文化重要的里程碑。
    • @孟禄丁:

      @孟禄丁:
      八十年代,吴冠中提出“抽象美”,但“风筝不断线”。赵,朱两位先生,长年在法国,把线断了,成为抽象艺术大师。未来历史,会有个恰当评价,愿三老安享天堂,继续切磋艺术!
    • @洪惠镇的微博:

      @洪惠镇的微博:
      赵无极逝世了,朱德群也走了,享年93岁。两位旅法名画家为中国人在世界油画中赢得声誉,谨向他们致敬!他们的成功,是在油画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国画因素。
    • @hzxpower:

      @hzxpower:
      朱德群以西方绘画理论,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在二十世纪中叶与西方艺术冲撞、激荡、裂变,交融而新生的发展进程,擘划出了一个重要精彩的里程碑。
    • @宁亦寒:

      @宁亦寒:
      朱德群前天在巴黎去世,他是林风眠的学生,和赵无极、吴冠中并称中国现代派三杰。算是高寿了,但是再绚丽、再坎坷的人生终究要谢幕,缅怀大师,珍惜当下,保重身体,坚持梦想。
    • @黄浩纹:

      @黄浩纹:
      四年多前 我第一次踏进国美图书馆 便翻到了老校友朱德群的画册 当时看到这张照片我才明白到画家的外在气质是什么意思 我也会永远记得那句:要做别人眼中风度翩翩的谦谦君子。
    • @trisyi:

      @trisyi:
      朱德群今日仙逝,RIP。当年杭州艺专“旅法三剑客”,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自此全部谢幕。赵朱两人更是在绘画组10人中占据两席,风光无两。今皆故去,其树立的标准之高后人估计很难达到了。
    • @印象画室-罗唯韦:

      @印象画室-罗唯韦:
      作为华人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朱德群、赵无极和吴冠中(他的贡献在于80年代在中国掀起抽象美和形式美的讨论)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文化重要的里程碑。

 

朱德群一生坎坷,经历了抗争时期的颠沛流离从内陆到台湾,因为对塞尚的憧憬和向往用一次个展的全部作品换得一张前往法国的船票。他的艺术生涯中曾经有过“三次丢弃”:第一次是抗战胜利之际,他的800余幅作品被毁;第二次是他放弃20世纪50年代初在台湾业已获得的教授职位和社会名望,勇敢地来到巴黎,从零开始奋斗;第三次则是他观看了斯塔尔画展后,激活思维,放弃具象绘画风格,再次从零开始,投身于更具自由表现力的抽象绘画。正是这三次超常的“丢弃”,使他获取了更加自由的创造能力以及卓越的智慧和性格。

 

【少年峥嵘】:听从安排求学杭州艺专
朱德群出生于江苏一个知书达理、喜好丹青的中医世家。其父朱汉山是位乡野医师,同时也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高士。他为朱德群挑选的私塾画师,其画作得到过潘天寿的由衷赏识。1935年的暑假,朱德群带着父亲给的十几块大洋到杭州艺专就读,那是当时中国最前卫的学校。入学第二年,吴大羽担任朱德群班上的素描课程。他对朱德群的欣赏显而易见的。他看到朱德群习作中有取巧趋势时,就狠狠批评:“作画要老实,不要卖弄小聪明、不要出风头。在校六年,能画出一副可看的画就够了。”这成为了朱德群一生长鸣的警钟。
【青年辗转】:在台湾举办首个个展
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国共“全面内战”。已经于21岁就任杭州艺专助教、24岁又调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担任素描教学的朱德群,终于在1949年的除夕,赶上最后一班轮船去了台湾。从此,他开始了在台湾师大艺术系教授素描课程的生涯。1954年12月17日,朱德群在台北中山纪念堂举办了他平生第一个大型个人画展。令他意外的是,50多幅作品甫一面世即被售罄。捧着卖画得来的三千多美元,一个深埋心底的情愫蓦然萌动:到印象派的故乡法国巴黎去!手头 的美金足够在那里游学两三年。
【中年赴法】:神交斯塔尔走向抽象
朱德群抵达巴黎时已经35岁,40岁再婚,此后他的生活便固定不变了。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他画的都是具像作品,而上个世纪50年代的巴黎早已是抽象绘画的天下。朱德群想要在巴黎立足非“转型”不可,这使得他又一次面临艺术“失却”,这回他已是人到中年了。1956年5月,朱德群在巴黎市立美术馆看尼古拉·德·斯塔尔去世一年回顾展,没想到一下就释放了深藏在内心的能量,“他那风格豪放的绘画指引我自由之道”。朱德群决定切断与具象绘画的联系,进入极端抽象。
【晚年辉煌】:法兰西学院首位华裔院士
1997年12月朱德群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典礼主席致词称颂他的艺术“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内容”,他成为法兰西学院200年来首位华裔院士和首位东方艺术家。程序是严格的,全体院士投票决定,结果这位谦逊的华人画家,以绝对的实力将其世界级对手淘汰出局。似乎难以置信,这位新院士朱德群先生已在巴黎画了44年。回想当时得知自己获得艺术院院士的喜讯时,朱德群并没有一丝兴奋:“在他们通知我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一定要进入法兰西学院当艺术院士这样的事。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生活、画画。”

朱德群逝世:留法三剑客的时代结束 更多 >>

曾经的“留法三剑客”都走了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他们几位都是林风眠(杭州艺专首任校长、中国现代艺术之父)培养出来的,国美第二代艺术家的优秀代表。这些有着世界影响力的第二代大师,相继离我们远去了。”朱德群的溘然长逝,标志着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最后一位大师的离去。

 

朱德群: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滋养
朱德群的艺术生命除了个人因素以外,主要得益于东西方文化的滋养,以及东西方前辈的教诲和启示。林风眠开放式的教学让当时的朱德群们受益匪浅;而吴大羽则从画面的色彩营构与色彩品质上给予了朱德群最为直接的“提示”;塞尚解散物象结构而后再造画面的理论则提示了一种变“客” 为“主”的创造自觉的可能;斯塔埃尔“自由奔放”的绘画态度则成全了朱德群的一个“自由身”,放弃古典写实风格,不为物象所束缚,毅然进入对抽象艺术的探索之中。
朱德群:色彩的竞技者
跟朱德群交往多年的朋友弗雷德里克·巴勒斯特认为,与赵无极相比,德群的艺术倒是有点女性化,甚至于男女之间。”巴勒斯特拿《相交》这幅油画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也许这是朱德群的象征,是像阳具那样从地里冒出来的东西,直指天际,给天际以力量,这是向天际的回归。这位艺术家需要这种相交……他需要与西方相交来成为朱德群。他也许是个播种者,但他同时也在接纳。这是阴阳关系。
朱德群:20世纪的‘宋代画家’
“20世纪的‘宋代画家’”——这是巴黎评论家让-法朗索瓦·沙布朗对朱德群先生的评价,这个称谓颇富意味,它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朱德群先生的抽象艺术既是现代意识的体现,又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精神,它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幻化出一个既包含中西又超越中西的朱德群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他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又反过来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并给中国当代艺术以启迪和教益。
眩目的变化
朱德群为光线新的可能性所征服,他改变了画家与宇宙的关系,在西方世界铺架出一座未曾预见到的跨时光桥梁。他有意或无意地引用宋代山水画大师为创作灵感,将水平线抛掷于观看者之后面,置赏者于构图正中央,在画面空间的核心。他改变两者关系,将之转换成主动性的审观。在他面前,宇宙若泉水般不断涌出展开。
升华的抽象
切断与具象绘画的联系,进入极端抽象,这给朱德群提供一座意想不到的中西之间的桥梁,而他不需要否认所拥有的这两种文化。从此,他必须超越“抽象—具象”之对立,捕捉一个感性的世界,表现其光线、空间、材质、颜色。1955年所绘的《街景》于1956年重画,采用完全新颖的风格。

 

激情和灵感的来源就是不断地工作——朱德群
不久前故去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利文曾问过朱德群创作时的感觉,朱德群答道:“看画和绘画,觉得在聆听宇宙的天籁。”“我每天都在画,现在不一定,一般工作四、五个小时,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所以我的激情和灵感的来源就是不断地工作,不停地画。”在2006年的一次访谈中,当时86岁高龄的朱德群这样说。
中国绘画的精神在我的身上是存在的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从小到大受到过中国的教育,中国绘画的精神自然在我的身上是存在的,我非常喜欢中国古代诗词和书法,并且这两个方面很自然地融入了我的绘画之中。这对我作品中的东方精神的体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这种精神的体现在我的画中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地去做的。
一个好的画家技巧是不存在的
我所强调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相融,一个好的画家技巧是不存在的,因为技巧是死的,中国画的毛病就出在这儿,中国人学中国画临画要乱真,这是错误的。临画是可以了解当时画家在创作时的感触,这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像工匠一样的描摹对象。中国人讲:“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就是说无论你走那条路,怎么去都行。你是坐汽车、飞机、火车、轮船,还是骑自行车去都可以,目的是到罗马,而不是这些工具。
一个画家的存在要有民族性、个性和时代性
当你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东西,就是你的修养和你的精神的体现,正如法国最有影响的批评家阿波里奈尔所说:一个画家的存在要有你的民族性、个性和时代性,这三个因素都有的话,你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如果说这三点不具备的话,这个画家就会有不足。也就是说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是来自你的文化、修养和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把这些全部混为一体之后对艺术的一种见解。
画家应多了解中西文化
我认为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要比西方一般的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要多。中国的绘画与书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西方人不懂中国用笔的微妙,也非常抽象,一般人很难了解。法国人的艺术教育是从小学开始的,他们理解绘画的历史背景,所以一般人对艺术的认识都有相当程度的修养.

【图集】一代大师朱德群作品拍卖TOP10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