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丹情人——《卡蜜儿·克劳岱尔》
- 这部电影被国内译作《罗丹的情人》,这个暖昧的译名对于终其一生都想挣脱罗丹影响及其“罗丹的情人”的卡蜜儿·克洛岱尔而言显然是太可悲了。1883年43岁的罗丹第一次见到19岁的卡蜜儿,罗丹改变了对女人的看法,卡蜜儿不但是理想的爱人,也是天地之合的工作伙伴。
-

- “蓝屋”女主人——《弗里达》
- 她与丈夫及导师里维拉激情四溢、爱怨缠绵的关系,她与托洛斯基富有争议性的交往,她浪荡的女同志经历,她吸毒、酗酒的放纵生活,她传奇式的艺术生涯,弗里达一生就是在政治、爱情、性、艺术的漩涡中度过。弗莱达和里维拉深刻地影响了墨西哥艺术的复兴。
-

- 卡琳顿的奇异爱恋——《玻璃情人》
- 布鲁姆斯伯里时代的女画家多拉·卡林顿在生理发生变化后,一方面有许多情人,产生了性觉醒,另一方面她又和英国同性恋作家利多·斯特雷奇建立了长期的以悲剧结尾的友谊。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影片首先展示了卡林顿和斯特雷奇第一次相遇的场面。
-

- “创世纪”之路——《痛苦与狂喜》
- 米开朗基罗在山顶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拟妥了将《创世纪》搬到西斯廷教堂的构想。好在教宗朱利安也有眼光,他为了荣耀“信仰”,居然能在最激烈的战役中,不顾人间的胜负,与米开朗基罗热烈展开《创世纪》的讨论。
-

- 最后的巨匠——《卡拉瓦乔》
- 事,卡拉瓦乔是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坏孩子,他总是以街上的小痞子和娼妓为模特,对裸体的圣徒们做色情描绘,因此激怒了社会。故事讲述了他的童年,最初的艺术失败,以及后来引起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红衣主教的注意而走向成功。
-

- 巴洛克——《一代画家:卡拉瓦乔》
- 巴洛克最重要的代表卡拉瓦乔,颠沛流离的一生和错综复杂的疯狂情爱,激发出一波波影响后世的绝伦画作。从藐视保守教派锺爱的高贵优雅画风,到暗底光影的强烈对比色调,勾勒出画家细腻情感和埋藏在批判背后的赤子之心。
-

- 《蒙巴尔纳斯19号》
- 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影片《蒙巴尔纳斯19号》,在这部法国导演雅克·贝克的影片中,钱拉·菲利浦演活了这位命运多舛的天才。这部影片获得了激进的电影大师戈达尔的赏识。
-

- 《莫迪利亚尼》
- 当时的巴黎,大批艺术家聚集在这里,其中有毕加索这样商业上成功的艺术家,也有莫迪利亚尼这样不愿将创作与商业混为一谈的画家,展现态度的差异和艺术的竞争。
-

- 《梵高传》
- 柯克·道格拉斯饰演才华横溢却毕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为荷兰画家,因为生活关系到比利时的矿场当矿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艺术创作,自愿供养他的生活,使他得以专心作画,并跟同时代的名画家高更等人交往。
-

- 《凡高的生与死》
- 本片被赞誉为影史上最好的关于艺术家的纪录片之一。这个纪录片通片以画外音叙述的方式,诵读凡高给其弟提奥的信,画外音以画家的身份代言。没有任何凡高生前的画面及属于凡高的演员扮演、场景再现这样的手法出现。
-

- 《凡高与西奥》
- 凡高的一副向日葵被拍卖成天文数字,数字以几十万英镑的每次叫价中逐渐递增;镜头转换到凡高本人与他弟弟的一场争论,他希望西奥继续在经济上资助他,他说如果他每次把完成的画都寄给西奥的,那么他也就并不是在乞讨了。
- 美国艺术的领袖——《波拉克》
- 波拉克并不以一位成功者自居,反传统创作的精神激发了他原始的、充满野性的灵感,将灵感运用于油画作品,使他的内心世界得以表达,但自我封闭的个性又与其形成强烈的矛盾,加上对社会、对文化的不满,将他一次次推向痛苦的深渊
-

- 虚构传记——《克林姆特》
- 在十九世纪末的奥地利,克林姆特是一位特立独行、创新大胆的画家,他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画派”的奠基人。克林姆特对性和女性的裸体之美做出了大胆的描绘,对于外界的质疑和争议报以强烈的讽刺和不屑态度
-

- 一生呐喊——《爱德华·蒙克》
- 蒙克一生可谓曲折,童年开始就经受身体和心灵的打击,家里人病的病,死的死,而作为医生的父亲对此也无能为力,那种无力感可想而知。青年时期参加波希米亚,经受着新思想的冲击,也开始感受世俗舆论的攻击。
-

- 《画家培根的肉欲与恐惧》
- 在影片中你也许无法找到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轨迹和那些怪诞紧张的杰作的心理根源,但你能清楚的看到他的表象,培根的激情、恐惧、肉欲、变态,都展现在那些影像的碎片和怪诞的噩梦之中。
- 达利、沃霍尔、巴斯奎特
- 达利晚年唯一的邻居,独家揭秘:达利晚年雇人制作大量赝品,一声作品75%是伪作,艺术家与艺术商人发家黑幕;前卫反抗男权社会的《射杀安迪·沃霍尔》;震惊白人艺术圈的黑人小子《巴斯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