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11月3日,迎着北京2012入冬的首场雨雪,雅昌讲堂画廊故事第二季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艺门画廊开启。此次雅昌讲堂的【画廊故事】由雅昌艺术网画廊频道主编裴刚策划和主持,邀请著名美国画廊家马芝安主讲。马芝安自1986年来到北京从收藏艺术品开始,进而开创北京最早的现代画廊之一——四合院。2005年创建了北京艺门画廊,明年年初香港艺门也将开幕。马芝安本人近30年的收藏和经营画廊的活动,投射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学术的变化。通过对话来讲述关于艺门画廊的历程、经验,展开对区域市场的差异、艺术家代理制、画廊的价值判断等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也让更多关注一级市场发展变化的人们分享画廊的经验和情感故事。此次“画廊故事”还邀请了艺术家马丁•帕和鲁小本。鲁小本是一位来自荷兰来的艺术家,在北京定居已经五年了;马丁•帕是一位英国著名的摄影师,他在全球从事图像艺术的创作活动,在中国有二十年来往的经验。也希望从艺术家的角度看画廊的成长与活力。

画廊&历史:从四合院到艺门画廊

  • 马芝安:收藏家到画廊家的转变

    马芝安:收藏家到画廊家的转变
    北京艺门画廊是马芝安女士在北京创办的第二家画廊,虽然画廊成立于2005年,但早在80年代,马芝安就已经在接触中国的当代艺术,并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
  • 马芝安:看中艺术家的本体价值

    马芝安:看中艺术家的本体价值
    马芝安:“我们在北京,是因为热爱北京的艺术气氛,不是因为热爱北京的艺术市场,热爱北京的艺术家的艺术本身的价值。如果我追求艺术市场应该去纽约或伦敦。”

画廊&特色:独家代理与长期合作

  • 鲁小本:从央美留学到与艺门结缘

    鲁小本:从央美留学到与艺门结缘
    艺术家鲁小本是一位荷兰艺术家,五年前来到北京,并从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留学生变成了一名老师。四年前,马芝安与鲁小本结识之后,为他举办了一个空瓶子的个展,这次是鲁小本在艺门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展。
  • 马芝安:艺门与艺术家长期合作

    马芝安:艺门与艺术家长期合作
    这是英国艺术家马丁•帕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马芝安看到过他的很多书,很欣赏他的作品,直到2003年在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第一次见面。马芝安介绍,马丁•帕拍了很多跟国内有关的作品,但是从来没有在国内办过个展。
  • 裴刚:画廊代理制的现实意义

    裴刚:画廊代理制的现实意义
    艺门画廊的代理制度是独家代理与长期合作。马芝安不愿和艺术家只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在她看来,松散的关系会让艺术家的作品变成一个产品,随处可放可卖,可能会为艺术家带来一个短期的好处,但是对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画廊&战略:从北京草场地到香港岛

  • 艺门画廊走国际化路线

    艺门画廊走国际化路线
    艺门画廊即将在香港建立另外一个空间,目前已着手装修。同一个画廊在两地同时经营,需要一条主线统一地域差异,马芝安把与艺术家的良好合作关系当成了这条主线,代理范围是全亚洲。
  • 艺门画廊:从北京草场地到香港岛

    艺门画廊:从北京草场地到香港岛
    新空间地址在香港岛,不是中环地区或热闹的商铺。马芝安解释:位置不是那么商业性,地方不算贵,艺术家可以在那儿住。我不太愿意在香港中环或者商店旁边,我很愿意住在艺术家旁边。
  • 马芝安:看重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

    马芝安:看重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
    艺门常常会与许多的非盈利机构或者美术馆合作。马芝安会经常借给他们作品:他们的推广力量很大,所以我们很愿意,而且他们会支持艺术家,他们做展览、做画册我们都要支持他们。”

画廊&市场:中国艺术怎么走出去

  • 裴刚:价格高阻碍市场?

    裴刚:价格高阻碍市场?
    对于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值是否偏高的问题,马芝安觉得不一定:“市场是很多元性,根本不能把握,我们也不能太关注这个市场。我就是看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 马丁•帕:中国艺术走出去的障碍

    马丁•帕:中国艺术走出去的障碍
    中国当代艺术家要走出去,很多国外画廊机构也在进入中国市场。正如马芝安所说“和香港比较,北京做生意是比较困难,香港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双方的走出去与走进来依然是存在许多的障碍。

画廊&展览

艺门画廊三个展
    画廊正在举办一个三位艺术家的个展,呈现的都是西方艺术家的创作,参展艺术家、新加坡摄影师John Clang因天气原因未能到场。这是马丁•帕和John Clang加入艺门画廊以后的首次个展,也是John Clang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