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10第243期

缶墨东游——吴昌硕生诞170周年纪念展

导览人简介

吴超(吴昌硕曾孙、书法家): 吴昌硕作为最多作品流传到日本的中国近现代画家,本次展览汇集了77件来自吴昌硕后人、后传弟子、友人之子孙后人及日本政界名望家族的珍藏。涵盖吴昌硕从年轻时代到84岁期间各个时期的作品,包括诗书画印,立体地呈现其多样的艺术创作。其中五十件书画,印章二十余方,沈氏砚林著录名砚六方,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是吴昌硕特意为日本友人所作,代表着饶富趣味的中日交流的时代史。 【详细】

展览作品

《书》草书部分

这幅是吴昌硕先生七十多岁时写的草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情绪,这幅字题里用的是石鼓文的线条,用篆书的线条来写草书。这个也是草书,从局部可以看到他用的墨很浓很浓,里面的笔划也是集各种书体的笔意写就的。 【详细】

《书》张迁碑部分

这幅隶书,临的是张迁碑的字,张迁碑是汉朝的碑,古人里能够写出这个味道的人也就只有吴昌硕一人,在这里不仅仅有隶书的笔意,还有钟鼎文(也就是金文)、石鼓和篆文的笔意,所有加重了这些字的厚度。 【详细】

《书》石鼓文部分

一般这么大小的石鼓文写得很秀,但是这张写得很厚、很苍茫,从中可以看到他写书法时的情绪。笔触有快有慢,枯色浓淡画的地方也有,比如这一笔,这个口他写得很慢,是用自己的力一点一点支下去的。 【详细】

《大仓喜七郎用印》

先生在十多岁就喜欢刻印了,一直到84岁,他的刻印将近七十年的历史,一生可能刻了上万方印,有各种风格。这里相当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方印是吴昌硕先生84岁为日本原来的前首相大仓喜七郎刻的。 【详细】

《葫芦图》

这幅《葫芦图》是他特意创作送给苏梅先生的,画上的诗也是他自己作的。吴昌硕认为自己刻印第一,做诗第二,书法第三,绘画是第四。绘画是在书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形成了画气不画形的绘画风格。 【详细】

《龙黻砚侧面》

吴昌硕先生的刻砚刻铭的也有,在一些汉砖上面刻字的也有。他从三十多岁起就喜欢收藏汉砖,在汉砖上刻字。因为汉砖上有些字的线条特别有味道,因为汉砖经过一两千年的风化,其线条有一种人工不能达到的韵味。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