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14年10月31日,“九九变法——王兰若”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在金秋时节推出的最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展览,王兰若先生出生于1911年,如今已高寿104岁,依然可以执笔蘸墨进行创作。先生跨越晚清、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直至新世纪,是一位饱经沧桑却初心不改的中国画家。本次展览以王兰若先生99岁时因祸得福、天作之合的绘画风格转变契机为核心,通过近百件作品与文献展现王兰若先生的师承、交游、写生、变法等方面,立体地呈现其丰富的艺术历程,揭示出王兰若先生英才早熟,并且山水、花鸟、人物兼善的绘画全貌。

【负笈】求学生涯

  • 求学孙裴谷

    求学孙裴谷
    孙裴谷,当年粤东地区最享盛誉的中国画家,岭东画派的奠基者,王兰若这一辈的潮汕画家如刘昌潮、罗铭、邱及、孙文斌,大都出自孙氏门下。
  • 拜会诸闻韵

    拜会诸闻韵
    1933年,王兰若由孙裴谷介绍,赴上海拜会诸闻韵,然后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深造;为了节省学费,次年转学收费较廉的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 诸乐三评语

    诸乐三评语
    诸乐三先生下述评语:"兰若颖悟轶群,作画天机自得,来沪上访道,艺益精进,书画而外,尤工篆刻,锲而不舍,好之弥笃,循序以进,妙境地跻。

【传薪】教学生涯更多 >>

回故乡执教
赴上海求学以前,王兰若已在揭阳炮台担任红十字会小学校长兼家乡三峰小学校长,毕业回乡那一年,被聘为汕头友联中学、省立金山中学、东方艺术学院以及瀛寰艺术学校美术教员,从此开始了他在潮汕地区漫长的美术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揭阳、澄海、普宁、汕头各地,都留下了他艺火薪传的足迹。抗战结束第三年,曾赴南洋旅行写生,当年夏天,于曼谷邂逅关山月,乃与关氏联合举办"救荒画展";秋天,与关氏转赴新加波,由星洲华人美术协会主办"关王画展"。在南洋期间,王兰若广泛地接触了当地的美术界同人,其中包括原来上海美专的不少同学,后来又在槟榔屿和吉隆坡举行画展。王兰若的绘画在南洋地区华侨中至今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显然是与当年的南洋之行分不开的。
编写美术教材
1948年春从星洲归国后,他仍在普宁、汕头等地执教。50年代初期,担任汕头省立华侨中学美术教员和汕头市中等学校美术教学研究组组长,承担了汕头中等学校美术教材的编写工作。1951年,曾主持兴宁、梅县和潮汕各县美术教学示范讲座。

【以艺术为追求】

  • 劳动改造

    正像现代中国不少天真的知识分子一样,50年代,在那场"引蛇出洞"的"反右"运动中,王兰若因为直言犯忌而被发送英德矿山监视"劳动改造"。

  • 写诗记录生活

    孤灯千里梦,岁暮惊客心。此身经百炼,铁杵磨成针。流离经几载,贫病逐日深。泪痕新间旧,真理苦追寻。是非那堪问,风霜故相侵。生涯垂垂尽,明月照寒襟。(《孤灯》)

逆境中不忘画画
在80年代末期经王兰若的夫人黄文凤整理的《王兰若美术活动年表》中,有聊记岁月的寥寥数字:"'反右'运动后到矿山劳动,体验矿工生活,到1961年,工余写生积速写十余本。"可见,王兰若没有忘记他在生活中的本来角色,他是一个画家,他活着就无法放下自己的画笔。于是,离开矿山之后,在他52岁那一年,他便有了《矿山早晨》的创作入选"汕头地区老国画家画展"。虽然,经历了50年代这一劫难以后,他已失去了他喜爱的教书职业,但在后来参加汕头工艺美术厂的工作中,他仍然担负起指导学徒的职责,这种职责,甚至被延续到文革期间举家被遣送回乡屈居"天后庙"的生活中--在当年乡人所办的工艺厂中,王兰若以他杰出的才能和耐心,既使乡人在"出口创汇"中获得了效益,同时也使那些具有求知欲的青年,在知识丢荒的时代,学到了最低限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以自然为己师】

  • 绘画题材的丰富性

    绘画题材的丰富性
    王兰若选择表现的题材几乎从来没有禁忌,闲花野草、动潜飞植,从人物到山水,目之所见,情之所感,几乎无所不画,画之无所不肖。
  • 写形传神的逼真性

    写形传神的逼真性
    王兰若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固然来自当年沪上课堂练习获得的系统的素描训练,但是,乐于并长期坚持写生,显然是这种能力得以强化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升华更主要的原因。

【 “九九变法”的来由】 更多 >>

一次事故
2008年,王老不慎跌伤头部,惊险异常,甚至动了手术,而后竟然得以治愈,可谓奇迹。值得称道的是大病初愈后,他便能执笔创作,更绘出全新面貌。从他先前作品的“清逸儒雅”一变为“老辣雄浑”。这一偶发的祸事,却成了王老艺术在99岁时得以升华的幸事。因此,“九九变法”成为对这一事件的描述。
“九九”至大
当然,还有一层意思,“九九”在中国人的意念里是至大的数字,也是吉祥的数字。“九九变法”于此更寓意着一位艺术家走到生命与艺术至高处的一次凤凰涅槃。所以,王老在跨过“九九”的期颐之年,出了一本画册名为《坐看云起时》,源于王维的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想是别有意味的。

【变法前的绘画阶段】 更多 >>

  • 学习期

    学习期
    从整体看,王兰若的绘画,1949年前是广泛学习期,打下了诗文书画和篆刻的广泛基础。
  • 摸索适应期

    摸索适应期
    1949-1966年是在“改造旧国画”的体制性规定中摸索适应期,“文革”期间,是在逆境中继续研学传统期。
  • 成熟期

    成熟期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08年前后,是其艺术的成熟期。其成熟期作品的基本特点是浑厚朴茂,结构饱满。

【变法后的绘画特点】更多 >>

结构和形象高度简化
多方形或横方形构图,而不像以前的多竖长形构图。空间多平远,少纵深。花鸟鱼虫和峰峦树木高度单纯化,结构少有错落跌宕,少有设计、变形、重叠和转折,总之,没有了关于空间和形象的华丽修辞,只留下最平朴的呈现。
笔墨由熟练转为生拙
所画兰花、竹石、小鱼、小鸟、菊花、梅花、藤条、柳枝等等,老笔纷披,班驳陆离,墨色拙重;在有意无意之间、能控非控之间,排除了一切的机巧,凝重朴茂,进入儿童涂鸦般自然天成之境。
画题充满诗情
如画虾题“戏清流”;画兰题“清风自萧瑟”“野芳发而幽香”;画乱草鸟飞题“风乍起”;画树上鸟题“好鸟枝头亦朋友”;画泼墨山水题“苍莽”;画一只立鸟题“欲何之”;画湖石鸡冠花题“身倚白玉,头戴红冠”;画瓶花题“落花满地红不扫”;画竹题“竹韵泉声”“凉雨竹窗夜话”这些题句随手拈来,书写的颤抖与上述儿童涂鸦般的绘画十分一致,这样的诗情画意,非有特殊的天性与体魄,深厚的古诗古文和书法修养,不能及此。

【王璜生眼中的父亲】更多 >>

涂抹的艺术
在王璜生看来,已经104岁的父亲在经历了“九九变法”之后,画画的状态是很奇特的,王璜生用“堆”和“涂”来形容父亲如今的画画状态。“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是特别方便,父亲走路需要人扶着,耳朵也有点背,他吃完饭就坐,一坐下来就开始睡觉,有时候要叫他起来吃点水果也叫不醒。当我们问他说想画画吗?他有时候会说不想画。有时候就说‘好’。当他想画画的时候,精神就来了。”
喜欢吃红薯的高寿老人
在饮食上,红薯是老先生的最爱。王璜生说父亲年轻时对饮食并不是特别讲究,因为被打成右派、文革下乡,所以早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老先生早年一直有胃病。“他以前喜欢吃肥肉,大肥肉,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办法讲究饮食,当他60多岁的时候,政策落实了,吃的好了他的肚子也开始大起来,他很开心的跟我们讲说肚囊大是聚财。”
喜欢感受生活的百岁艺术家
在王璜生的记忆中,父亲虽是老师,却不喜欢管教孩子,在家里反而是母亲更加严厉一些。姐弟三人从小就开始跟随父亲学画画,“他善于观察,也培养我们仔细观察的习惯。例如我们画老鹰,父亲就告诉我们老鹰的爪子抓在树枝上,是两个脚趾抓在前,两个脚趾抓在后,有人观察不仔细,就会理解为脚趾都是朝前的。他告诉我们水仙花一定是六瓣的,不能画成五瓣。”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