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第27期

复制品代替原作巡展引业内人士激辩

观点

复制品代替原作巡展,是否可行?

正方

复制品仿真度非常高,真正买家不会对此举质疑

现在好的复制品仿真度非常高,很多情况下,靠肉眼是无法区分原作和复制品之间的差别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够辨别两者之间的细微不同。所以从欣赏的角度讲,看复制品和看原作,并无太大区别。而真正有意向要买的人,自然会到香港的现场去,也自然会跟拍卖公司取得更多联系,获得更多资料,以便深入了解这件东西。 【详细】

艺术品出入关手续存在问题,但并不涉及拍卖方的态度

拍卖公司进行预展巡展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由于艺术品进出关的程序比较复杂,拍卖公司在手续方面可能有点问题,或者在运输方面有点问题,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使用部分复制品到内地做巡展,这根本就不涉及拍卖公司的态度问题。作为拍卖方,如果不是有个中原因,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让人产生争辩。 【详细】

复制品巡展让真正的收藏家浮出水面

有声誉的拍卖行是不会自己砸自己招牌的。真正的藏家,是不会在复制品替代原作展示的细节上较劲的。收藏家如果真的有意竞拍,宁愿从多方获取联系和资料,深入了解拍品,也不会轻易根据复制品竞拍,保证了拍品流通的承接顺序,让更多人理性收藏,相反,轻易下手的买家往往都是外行人,纯粹是看热闹、瞎起哄。 【详细】

反方

复制品与原作有本质区别,无法鉴别真伪

拍卖行做预展巡展,本意是便于藏家鉴别作品的真伪,鉴定书画作品真伪,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仿得再好的复制品也没法让人判断原作的品质,也就无从依靠其来判断原作的真伪。因此这样的预展巡展,对藏家而言没有什么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家无法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大多数藏家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被轻慢,不尊重。 【详细】

艺术品出入关问题不影响复制品代替原作巡展

香港的拍卖公司到内地做巡展,确实会涉及到艺术品的出入关问题,但是,用复制品替代原作做巡展,显然已经失去了预展的意义。大家还不如从网上看看这件东西就得了,网上的图片同样可以反映原作的大概风貌,提供与复制品相同的信息,还省得大家跑一趟。 【详细】

复制品巡展助推投资性收藏性质

真正的藏家下定决心竞拍一件东西,一定会首先看原作,辨别真伪,了解作品的品质。面对复制品除了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还会让投资性收藏行为增多,很多人买艺术品并非出于真正热爱,他们关心的是投资回报。这种行为是达不到真正的收藏高度的,拍卖公司也会觉得自己并不需要投入太多功夫去弄预展,两者合力,只要大家愿意参加竞拍就行了。 【详细】

结语
香港保利的此次复制品替代原作巡展,有人叫好,有人唱衰。关键还是拍卖方的态度和目的。如果将复制品当做拍卖标的展示竞拍,确实有违《拍卖法》;单纯作为扩大公司影响力的推广,就无关紧要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