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年,是在艺术家群体,艺术展览,艺术区及以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变化的。从艺术家自发组织的“星星美展”,“85新潮美术”到当代艺术里程碑式的节点的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当代艺术以不同的姿态和形式被记入历史,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期专题从五个不同的方面记录下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间的变化,在这个商业资本运作下艺术商品化,商品艺术化的时代,让我们稍稍驻足,回顾一路走来的道路,通过不同的对比,寻找精神维度和价值的借鉴,来修正我们未来的方向。

一、“奢华”的展览更多 >>

由体制内到民间展览的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美展”,到文革时期的‘文革模式’,艺术家们逐渐逆反了这种体制内的创作模式,提出对革命现实主义和苏联模式的超越,并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武器来进行创作。寻求从传统走向当代的方式,对传统实行有效的改造,形成个人的风格。‘85新潮’和‘星星画会’的出现,是展览形式民间化的体现。由此涌现出大批“伤痕美术”和“生活流”的作品,扭转了“文革”以来僵化、教条、和被歪曲了的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在逐渐开放的文化环境下展览的空间和展览的方式也伴随着时代的进程发生着转变。
新潮美术运动演变下不同艺术群体的展览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的创作开始显现“形式美”的风潮。国外的书籍和画册进入国内,艺术创新成风。艺术家们对西方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快速的试验。打破了之前30年来的单调、公式化、崇俄的局面。被很多美术史家誉为“85新潮”开端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展”,让人们看到了新的艺术观念和方向,成为具有转折性的展览。这一时期各地方开始涌现青年艺术群体。在此期间比较著名的青年艺术群体有“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江苏“红色-旅”、“厦门达达”、“湖北群落-部落”等。
九十年代国际化潮流的展览
因“枪击”和“匿名信”展览中途被关闭两次的89“中国现代艺术展” ,在新潮美术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开始退潮的环境下,使得艺术家开始思考重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90年代中国艺术家逐渐形成国际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个展或者群展的形式出现在国外的美术馆、画廊和展览馆中。国内各种艺术活动和展览也开始在美术馆、美术院校的展览空间或公共空间、非正式展览空间内展出。展览的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也越来越国际化。

二、被资源化的艺术家 更多 >>

  • 中国艺术三十年:艺术家群体的转变

    中国艺术三十年:艺术家群体的转变
    89大展的转折期之后,艺术家身份开始发生转向。他们从群体抱团取暖的组织形式,演变为90年代艺术家追求个体生存和个性解放,到随后策展人的出现,艺术家群体被公开化获得认同,到现在的资本出场,形成艺术家的造星机制。
  • 艺术家:从创作群体到被资本追逐

    艺术家:从创作群体到被资本追逐
    资本入场建构的艺术生态链,使艺术家形成其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成为各个资本所追逐与瓜分的对象。拍卖行的加入,画廊的爆发性增长,以及后来的基金、机构、美术馆的介入,让艺术家生产力市场更加多元化。
  • 资本竞逐下的艺术家的选择

    资本竞逐下的艺术家的选择
    被资本市场追逐的艺术家,可以有多种选择。套上商业的枷锁或跳出束缚。商业不是一味的坏东西,它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就看艺术家怎么去把持自己。而艺术家要想成就自我,主要还是要把展览做好、把作品做好。

三、被瓜分的艺术区 更多 >>

  • 早期原生态的艺术群落

    早期原生态的艺术群落
    回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圆明园,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画家村,自1993年,新聚集的艺术家群体租住的“东村”,这些自发形成的原生态艺术群落,成为中国前卫艺术的发生地和文化象征,这一时期行为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的出现,成为当代艺术的经典。虽然东村与圆明园后来不复存在,但是距离商业社会还很远。
  • 当下被商业命运同化的艺术区

    当下被商业命运同化的艺术区
    今天的艺术区已经不再像早期艺术群落一样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被取缔,但却只有两条路可走,能够推动商业发展的,被商业同化;不能带来商业利益的,只有消失。艺术区在未来,只有这样被瓜分的命运。 圆明园和东村的消失,才造就了今天的宋庄,然而艺术的名义让宋庄开始变得不同,如今宋庄的身份也变得有点尴尬。
  • 徘徊在未知路上的艺术区

    徘徊在未知路上的艺术区
    很多艺术区并非像798与宋庄那样幸运受到政府和商业的垂青,大部分是艺术家群体自发形成的创作基地,这类艺术区则是最容易遭遇厄运的地方,曾经活跃着不少艺术家的东营艺术区、正阳艺术区就早已在三年前被拆,成为开发商的建设用地,而如今的草场地、酒厂、北皋等艺术区,在人们的疑问中,命运依然未知。

四、拍卖的“秀场”更多 >>

“急功近利”的拍卖市场
90年代,跟拍卖公司一样,画廊、艺博会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开始建构艺术市场的,但相比拍卖天价的光环,一级市场从业者的画廊们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2006年开始,拍卖市场开始疯狂增长,而中国画廊成长的时间不够,没有好的文化政策和依托系统来支持,二者以不合理的关系存在。二级市场拍卖力量强大,这种力量很快被借用后造成名气,艺术创作的价值很快有一个市场的价格标准。
不良藏家抛售造成的“毁市”
二级市场的繁荣让当代艺术有了价格量化的标准,有时也形成了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倒挂的局面。 而国外基金和画廊对中国艺术家精品的利用和戏,弄恶性抛售行为,也对艺术家的市场行情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市场逐渐变化过程中,藏家需要树立榜样,而艺术家也在逐渐淘汰收藏家,艺术市场总是要回归理性。
画廊和拍卖行:文化、金融、行政 三个资本一个都不能少
拍卖行在艺术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转变为了造市机器。我们需要将视线转入内心,真正地去思考。资本除了金融资本,还有文化资本以及行政的资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如何在困境中共同成长,走向良性循环,文化、金融、行政三个资本的对接,一个都不能少。

五、娱乐化的艺术推手更多 >>

从“星星”美展到“新星星” 艺术节
1979年的星星美展,由于展览遭遇封杀到游行到复出,在北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33年后的2012年,致力于传承星星画会精神的的新星星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与艺术节同时进行的还有一系列公开论坛活动,城市文化、艺术生活方式、艺术与公共空间、艺术与创新设计等一系列话题。这在三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文化的态度可能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人所无法预料到的。
“自发”到“运作”之变
星星美展是在不被官方许可、无场地、自发组织、无宣传等情况发起的,如今的新星星艺术节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再是艺术家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更强调资源的整合。相比前两届,2012年度的新星星艺术节首次引人文化休闲消费街区品牌“1912”作为总冠名, 与各大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集团合作,推出更多的艺术家。
艺术推手,资本的新角色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早期,策展人曾经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力量。而随着中国市场化大潮的兴起,艺术也在不断开拓期商业化之路, 艺术市场在经历二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后, 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艺术圈,艺术商品化、商品艺术化已经成为趋势。对于艺术运作的结果,处于历史进程中的我们似乎很难给出一个判断。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