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27第248期

“风景:实像、幻像、心像?”实验艺术展

导览人简介

沈瑞筠: 这个展览是由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发起的一个策展项目,并由广东时代美术馆,巴黎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和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因为发起是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所以这个展览中有一部分作品也应主办单位的要求,是他们的馆藏作品,剩下的作品则是由我们三位策展人分别邀请艺术家来参与创作。这个展览的第一站就是在广东的时代美术馆举办,从5月27号展至7月27日。随后的第二站则于10月24号在三藩市的芳草地艺术中心展出。 【详细】

展览作品

《费特八号》

“费特”是梁硕的一个系列作品,这个是他这个系列里面的第八件作品,所以叫《费特八号》。梁硕在创作这一个系列的作品的时候是设定了一个规则的——所以这些镶嵌结合在一起的物件之间不可以存在钉子或者黏合、焊接等人为的强制赋予的条件存在。所有物件的关联都是刚好吻合被衔接在一起的基础,于是才被这样结合组装起来的。 【详细】

《加减-4》

《加减-4》这件作品的制作材料是碎玻璃,之所以用这种材料与艺术家常年生活的背景环境有关。马塞洛•西达德一直住在圣保罗,他一生都在关注圣保罗这个城市的生态发展面貌。所以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使用碎布或者碎玻璃等等的城市废弃物去进行创作,从中反应出他对圣保罗这个城市架构、城市风景的观察和解释。 【详细】

《冰融化的声音》

这件作品是由两块二十五磅重的冰砖,被八支链接上扩音器和扬声器的高效麦克风包围着,实时记录及转播冰块融化的声音。但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即使冰块融化真的有声音,人的耳膜震动频率也是不可能听到任何声音的,而偶尔可以听到的一点白噪音是麦克风产生的,并不是真正是冰融化的声音。 【详细】

《四联画》

这件作品是查尔斯•盖恩斯(Charles Gaines)的作品。这件作品以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了我们这次提及的——用不同的视觉来看这个世界的想法。从作品中不难看出,艺术家用两种不同的手法,呈现了四个不同角度的同一道“风景”,然后产生出属于你自己观看的方式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定论的,然后各取所需。 【详细】

《磁共振成为风景》

这个艺术作品是郑国谷他跟朋友坐在这个小房间里喝茶聊天,聊的是这个展厅几个不同空间的环境和人等等的现象和场景。他在展厅里四个不同的地方,通过频道对讲机的方式与四个画家一起完成这个行为。作品中试图探讨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传达到另一个人的理解层面上去的时候,两者之间对于这种思想的认识和觉知是怎样产生联系的。 【详细】

《第六封印》

这件作品的呈现方式非常的有意思,你必须走到这个空间里面去,通过仰望或者俯视以及感受的方式才能够体会这件作品。这种方式打破了普通录像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传统的“风景”都会有一个边框,比如一张风景写生,或者一副风景摄影作品,或者一段风景影响,都是在一个“边框”里,观众站在边框外面去看“边框”里面的关系。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