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实油画从来不缺市场,也不缺真正的收藏者,它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推广平台。已经举办第四届的“E京华——雅昌艺术家联展”毋庸置疑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今年,雅昌艺术网联手保利拍卖从E展的129幅写实油画中甄选出15幅精品力作,在2014保利秋拍的现当代艺术专场中以专题形式呈现...[详细]

重构写实情境
“E京华”的展览成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独特存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展览,这些艺术家和E京华展览缘起于雅昌艺术网的论坛,这种特有的扁平化的构成,让他们形成一种艺术现象。更加有趣的是,他们选择以看似传统的写实绘画为主要表达手段,而非更加观念化的语言,这种对比或许会形成写实绘画新的情境。

黄专在谈到中国现代美术在文化改造使命和形而上学的两难问题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克服由艺术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带来的那种形而上学的高贵感和 优越感,将我们的视野投向那些更为实际的目标,把对现代艺术的纯粹‘精神性’的探讨扩展到对它的‘情境性’探讨的领域。”在西方语境中,写实绘画从功能主义进入到有关“真实”的哲学探讨中,而摄影术的出现导致这种探索被彻底解构。然而写实却在东方文化的情境中寻找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这种情境性的探索,也为写实绘画乃至中国艺术寻找到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路径。

中国的写实油画在靳尚谊、杨飞云等名家的探索中,已经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年轻一代的写实绘画有一种特有的互联网时代烙印,因为代际差异,语境已经发生彻底的转化,“日常”这种表述已经从集体主义转向消费主义所代表分子化的社会生活,画面也从一种整体叙事进入到更加个人化的体验中。这些个人体验,不可避免地属于当下的“场域”,然而这一代人又天然具有“去时代感”,身处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但同时想挣脱时代性,使这些年轻画家在艺术语言上具有别样的张力。

审视这些青年人的作品,不仅要从绘画的基本技巧,而进一步具体到他们所处的文化情境,他们的作品也由此成为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或许波普尔所谓的“情境逻辑”能提供更丰富的解释方式,社会时尚、潮流、风习的背后不是什么超越个体经验局限、制约历史发展的规律,而是文化传播学意义上的“多倍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E京华”这些画家的作品,或许能寻找到一种重构写实情境的努力和观照。
雅昌论坛专题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