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更多 >>

雅昌博客自2014年开始制作“名师推高徒”系列专题以来,荟萃了众多名家师生的作品。从美院老师到艺术圈颇具实力的艺术家,都为自己的学生不遗余力的助推,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本专题不仅呈现了导师的艺术成果,同时也体现了导师的潜心教诲,倾囊相授,更反映了学生取之有道而用之有方的精神传承。“名师推高徒”专栏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高品质平台,在获得广泛关注度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艺术才俊的巨大潜力。
“名师推高徒”第六十六期是由林鸢老师和他推荐的七位青年艺术才俊带来的别样作品,他们分别是:森歌、大无、一沐、山丰梵雨、吕超、柳建业和朱明奕。
本专题包括林鸢老师的《光的划痕——“藏香”系列》,森歌的《色码》,大无的《“相”图像观察》,一沐的《镜子里的布达拉宫》,山丰梵雨的《图成游戏》,吕超的《从一个“烟斗”说起》,柳建业的《油彩人体》和朱明奕的《点的几何属性》,他们质朴、流畅、智力思考式的油彩世界,已经拉开序幕。
责编:z_my

林鸢

林鸢

光的划痕 —— 从“藏香”说起(节选)

林 鸢:在西藏,让我无法回避的一个是炽烈的阳光,另一个是恢弘粗砺的建筑。 路 明: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西藏。你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宗教感。不是它的教义和叙事,而是它的画。记得你曾就此写过一部7万多字的讲义,连续做了五天的议题。 林 鸢:是07年6月作的工作室议题,每天都讨论十个小时左右。生命自觉的热爱正像浸透阳光的西藏,蛮横而又纯净,阳光仿佛直接从天上自由倾泻,那些厚重粗糙的墙体似乎被光彻底童话化了。 路 明:我记得秦秀杰也用光描述过西藏:那里就两种“颜色”,白和黑(日照和阴影)。我没去过西藏(因为我没找到理由),但我得到了两个西藏:老秦述说和你的画。我看过很多关于西藏的“画”,也包括西藏本宗的唐卡,但我个人只接受上述两种。说西藏是人间天堂,一点不过分。它的两个地质学之最,首先是欧亚版块冗长的碰撞与隆起,二也因此造就了该地域的最高海拔,光经过的第一个人间就是西藏。在此时间和空间如此的永恒。林 鸢:走进西藏,在光的怀抱里静静地倾听……,光划过时间与空间,凝结了这套“藏香”作品。

青年才俊:森歌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原名:李森 1981年9月9日生于中国吉林省九台市,汉族。
200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4年9月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攻读在职艺术硕士。
2008年9月至今,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任教。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素描作品《卵石》两幅、《石膏黏结的娃娃》、《抒写》,油画作品《磁带》。

森歌

森歌

青年才俊:大无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原名:吴彦伟 1982年4月20日生于吉林省九台市,汉族。
2005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9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素描作品《毛垫》,丹培拉作品《女友》,综合材料作品《肌理山水》。
2009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发表硕士学位论文《“拟像”时代的个人“图像”技术》。

大无

大无

青年才俊:一沐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原 名:于 雪 1984年1月17日生于中国吉林省松原市,满族。200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获学士学位。
2009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与“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09年7月至今——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编审部。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丙烯作品《混色易拉罐》、素描作品《堆砌》。
2009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载论文《歧异抒写——汉字在当代艺术中的语境》(合作),数字作品《异读》系列、《纹身核桃》、抒写瓦萨列里‘打开的书’系列:一.《画蛇添‘注’》、二.《‘视’与不是》、三.《广而告知》、四.《‘美’时‘美’刻》、五.《‘财’疏学浅》,《版式——忽如一夜春风来》,《阅读——文字动力系列》等12幅作品。

一沐

一沐

青年才俊:山丰梵雨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原名:李华峰 1983年生于中国吉林省四平市,汉族。
2007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0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10年7月至今——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任教。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发表素描作品《对一盆花的颗粒分析》、《屋漏痕》,油彩作品《小憩》,《无题》,学士学位论文《视觉信息中的提示性及构成形式》。

山丰梵雨

山丰梵雨

青年才俊:吕超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1985年6月26日出生于吉林省松江河镇,汉族。 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0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10年7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任教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油画作品《金苹果》、《橙》,丙烯作品《中国样式的哀悼基督》,影像作品《吞钉子系列》。
2009年5月,《作家》杂志第五期刊载学士学位论文《对手还是伙伴——数字与传统影像的生成与互换》。 2009年6月,油画作品《下午两点半》获“首届吉林省高校视觉艺术大赛”三等奖。 2009年7月,油画作品《钉子人生》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暨吉林省美协成立50周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三等奖。

吕超

吕超

青年才俊:柳建业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1984年4月29日生于吉林省九台市龙家堡镇和平村五社,满族。
200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08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丙烯作品《反弹琵琶的诞生》、材料作品《老式煤气灶》、丹培拉作品《带手的自画像》。

柳建业

柳建业

青年才俊:朱明奕更多 >>

个人简介
源视觉实验室成员 1988年5月21日生于中国吉林省通化市,满族。
201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4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图像形态”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2010年《中国美术》第一期刊登丙烯作品《美丽的时光》,影像作品《小孔成像》。
2013年5月《作家》杂志发表论文《爱德华蒙克生命中的呐喊》。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朱明奕

朱明奕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