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14年是中国美术事业、中国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人民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刘开渠先生110 周年诞辰。为了纪念他为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其110周年诞辰之际,文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刘开渠艺术研究院特举办“纪念刘开渠诞辰110 周年展”。展览不仅全面呈现了刘开渠先生的艺术成就,又充分展示出他与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关系。同时配合此次展览还特举办“开渠百年——刘开渠与20世纪中国美术”学术研讨会,梳理和研究20 世纪以来中国雕塑发展之脉络。无论从学术研究的高度,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展览及相关的学术项目都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开渠百年”展的4个单元】

  • 为现代中国人造像(1914—1949)

    为现代中国人造像(1914—1949)
    “为现代中国人造像”向我们展现了刘开渠为当时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中国人所造的像,将“现代中国人”这个概念落实为三维空间里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既各不相同,又有朴实、健康、坚韧的共同特征,是永远存在于刘开渠艺术世界里的理想的、经典的现代中国人形象,是中国雕塑界的历史财富。
  • 立民族之碑(1949—1978)

    立民族之碑(1949—1978)
    作为雕塑家个展的一个单元,“立民族之碑”的展陈方式很特别,因为参与这段叙事的核心作品原件既不在展厅之内,却又在距我们仅几步之遥的公共空间里。而且,无论此次展览结束与否,它始终在那里。它就在毛主席纪念堂北边的天安门广场之中,就是自1958年落成之后便一直矗立在那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 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

    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
    1979年,刘开渠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的顾问。从此项工作开始,他开始了长约3年的调整期,并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中小型雕塑。在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周恩来总理像》、《向新时代致敬》、《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等精彩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往昔的记忆和缅怀,以及对新时代的感受和理解。
  • 世纪回望

    世纪回望
    “世纪回望”这部分就集中展出了刘开渠关于绘画、书法、速写等方面的作品及相关文献,和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同,目前可见的刘开渠素描、速写画稿表现出了不为作画而作画的特点,画面上的分析和研究往往显示出一位雕塑家的认知习惯和思考重点。力图让观众更好地感知他的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和学术思想。

【雕塑创作的四个时期及其艺术特色】

  • ①1935—1949年雕塑创作走向成熟

    ①1935—1949年雕塑创作走向成熟
    这是他一生中创造作品最多的15年。他大声疾呼要创造新的艺术,集中全副精神,决心创造一种新生命的艺术品。 作品有:《母与子》、《蔡元培胸像》、《开山筑路》、《篮球队员》、《鲁迅头像》、《鲁迅浮雕像》以及《耕作者》、《收获者》大型浮雕的设计稿等。
  • ②1949—1957年雕塑创作高峰时期

    ②1949—1957年雕塑创作高峰时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新的时代使刘开渠眼前一片光明。他作为美术界的优秀代表,得到人民政府的信任与重用,为繁荣中国的雕塑事业挥臂大干的真正好时光来到了,1949—1957年是他的雕塑创作的高峰时期。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
  • ③创作上的低落和艺术教育的丰收时期

    ③创作上的低落和艺术教育的丰收时期
    进入60年代之后,他相继创作了唐代诗人《杜甫胸像》(1960年)、小品《牦牛》(1960年),之后的5年间几乎没有别的作品问世。这一段时间在创作上显得低落。但是获得了艺术教育的丰收。他把精力放在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期雕塑研究班的教学上。
  • ④晚期的创作和新的开拓

    ④晚期的创作和新的开拓
    《男青年胸像》(1978年)、《周恩来浮雕像》(1980年)、《蔡元培纪念像》、《梅兰芳纪念像》,等十多件作品创作于最后的15年里,其创作的领域有所拓宽,作品依旧保持着刘开渠作为雕塑权威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表现历史杰出人物始终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

【刘开渠艺术研究】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刘开渠先生以毕生的精力将西方的雕塑观念和技巧与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形式相融汇,创造了许多代表20世纪中国雕塑最高成就的作品。他以自己的实践颠覆了明清以来中国雕塑塑造泥菩萨的传统,将中国雕塑引入国家层面的公共空间,并成为20世纪公众喜爱的公共艺术形式。
    • 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盛杨

      刘开渠艺术研究院院长盛杨
      和当时同时留法的雕塑家相比,刘先生是有时教书,有时又脱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他接了很多大的创作任务。此外,刘开渠毕生都在致力于发展雕塑事业。从上世纪20年代起,他就在很多报刊杂志上写文章,倡导、呼吁和普及雕塑,从未间断。他总是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中央美院教授钱绍武

      中央美院教授钱绍武
      刘先生的艺术表现出一种非常质朴,非常大气,从不沾小里小气的小趣味的东西,结构非常严谨,细节又做得非常结实,造型凝练,大气至极。同时,他又结合了中国特定环境的文化需要,有对中国雕塑文化的特殊追求。他的纪念性、简练、质朴,有无穷的内在的力量感。刘先生对中国文化传统也很了解。
    •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
      刘开渠引进西方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兴起中国气派的现代雕塑,创作了一批表现中国革命历史、中华杰出人物和劳动美的雕塑作品,历史价值和意义非凡,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是祖国大地在艰难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生物。老一代的雕塑家屈指可数,在这不多的人杰中刘开渠当属代表人物。人民艺术家——他当之无愧!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
      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之一和组织者,刘开渠以他杰出的雕塑艺术才华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为我们共和国建设写下了开篇的辉煌一笔,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解放后的首任院长,刘开渠同样是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奠基性贡献的一代先驱。
    •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先生从刘开渠与王朝闻先生的关系上进行研究,张晓凌先生谈到刘开渠在教学上注重三个方面:雕塑的基本功,注重个人的感受,雕塑理论建设。刘开渠自己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是很宽容的,对于学生的党内工作也都非常扶持。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认为刘开渠先生的一生是委屈的一生,被学校青年教师欺负,“我看到了一个中国老艺术家的无奈,受到的委屈,虽然他后来当了中央美院的副院长,但是他的才华在很多时候都被埋没了,他想做很多事情。他这辈子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应该更伟大。”
    • 央美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

      央美雕塑研究所所长孙伟
      刘开渠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雕塑大家,对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雕塑和个人经历中。刘开渠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值得研究的,尤其是1978年之后刘开渠先生对中央美院雕塑教学的参与。另外,1929年至1933年,刘开渠先生前往法国专攻雕塑四年,对古希腊雕塑和雕塑的公共性方面起到的是最深远的意义。
    • 刘开渠艺术学院副院长章永浩

      刘开渠艺术学院副院长章永浩
      刘开渠先生始终把中国雕塑和城市雕塑的发展放在心里,跟他接触多年,刘开渠先生从来都是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要做好雕塑发展的工作。章永浩先生回忆,这么多年来只有一次,就是在刘开渠先生生病以后才谈到了自己的雕塑创作,他的一生都把精力用在了国家雕塑上,而自己的创作被忽略了。
    • 甘肃雕塑院院长何鄂

      甘肃雕塑院院长何鄂
      甘肃雕塑院院长何鄂女士作为刘开渠的学生,她谈到刘开渠先生总是说:“对于青年人拉一把他们就会大有作为。”刘开渠在几十年间对于青年人的提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何女士说,自己有幸成为这其中之一,对于自己的作品《我的黄河母亲》也提出过体量、光影等反面的建议。

【刘开渠雕塑创作】

刘开渠:雕塑艺术十论
根据雕塑艺术的本质和特点,雕塑家要能够体现自己所感到的生活美,要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就需要经过艰苦的探索,以敏锐的感觉、饱满的热情,不断提高造型的表现力和价值,使之逐步升华为完整的艺术形象。
艺术要为时代创造美
刘开渠说:“一个艺术家的天职,就是寻求真理,发现人心深处的真感情。”他强调艺术要为时代创造美,指出:“倘使我们不时时有新的艺术出现,就是每个时代没有代表每个时代的艺术,就是表明我们没有进步。”
刘开渠对雕塑创作的几点意见
雕塑艺术的职能,是要靠具体形象来完成的。作者对他所塑造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刻划发掘得愈深,作品形象的感人力量也就愈大。要创作一件完美的能够感动人心的雕刻品,就要求雕刻家对自己所描写的对象,既要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要有强烈的感情。
城市雕塑的创作
就雕塑品的创作说,我们首先而且必须慎重考虑的是题材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思想境界。但只有适当的题材,只有欲达的境界和愿望,没有勤奋的艺术制作劳动,没有在形式上的探索和求新的创造精神,没有所需的创作时间,作品也是做不好的。

【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事业】

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1963年2月14日,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刘开渠受文化部任命,兼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张谔任副馆长。由此,刘开渠成了任职长达30年的中国美术馆馆长,筚路蓝缕,为我国美术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3年至文革前短短几年,中国美术馆形成了运作的基本架构和业务系统,还有大量入藏作品。
迎来中国美术馆跨越式发展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文化部再次任命刘开渠为美术馆馆长。在文革后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全馆一年的收藏费仅200万元,刘开渠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争取经费支持。在当时的工作报告中,有提出维修主楼、修建画库,扩充美术馆土地使用范围等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馆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会。

刘开渠任命通知书

刘开渠任命通知书

【刘开渠与中国城市雕塑发展】

城市雕塑规划组
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 “城市雕塑规划组”,刘开渠被任命为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
1984年,中国首次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在刘开渠主持下成功举行,次年全国城市雕塑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主持者仍是刘开渠。刘开渠在雕塑放置的场域问题上又一次将雕塑回归到大众身边,雕塑成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根植于民众生活之中的艺术作品。
刘开渠:城市雕塑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
城市雕塑不但能够美化环境,丰富生活,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歌颂我们伟大的革命业绩,纪念卓有贡献的历史人物,表现光辉的时代精神,起到团结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奋勇前进的作用。城市雕塑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一代文化高低的标志之一。
城市雕塑与现代化建设
为了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富有教育性、艺术性,我们不但要使每条马路、每个广场、每座公园和每片建筑群都各有其特点,更应有计划地在重要地点树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雕塑品。

【其它】

  • 刘开渠纪念馆

    刘开渠纪念馆
    刘开渠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公园内,纪念馆占地4977平方米,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长方形庭院。纪念馆于1995年4月5日正式对外。1995年5月,刘开渠纪念馆为被确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刘开渠奖

    刘开渠奖
    1987年,“第一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期间,经原国家轻工业部同意,在中国根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经刘开渠先生同意并指导设计了正式奖标,从而设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奖项——“刘开渠根艺奖”。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