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值蒋兆和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4年11月2日至11月30日主办“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汇集100幅蒋兆和的作品,全面展示他的艺术成就。蒋兆和用画笔为国立传、为民写真,其卓绝的艺术成就使其跻身于20世纪最伟大中国人物画画家行列。蒋兆和融合中西,其对中国人物画的反思与再造,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其造型之严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今天,这样一种具有现代时代精神、中国民族风格的新人物画,依然打动着我们的内心,经典着我们这个时代。

【流民图】

《流民图》感染着无数观者
展厅中尺幅巨大的《流民图》 ,以宏大的体量感和群像雕塑般的造型性依旧感染着无数观者。继1959年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后, 《流民图》又一次展现在这里,这也是自1998年《流民图》捐献给中国美术馆以来的首次“出门”展出。
刘大为:《流民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
对于《流民图》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回忆道:“第一次看到它,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地下室,后来则是在中国美术馆,蒋兆和立志于用艺术表现人民大众,始终关注人民大众的精神,每次看他的作品都会有所收获。 《流民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而其作者蒋兆和则展现着一位艺术家卓然于时代的‘不尽丹心’ 。 ”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

【大洪水】

一幅《大洪水》,漂洋过海来参展
“将时光追溯到1947年,父亲在这一年创作的作品,曾经远走意大利,这件作品在60余年后出现在网络上,如今又奇迹般地出现在这次展览中,感谢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将三米高的作品《大洪水》送来首次与国人见面。 ”蒋兆和之女蒋代平感慨万分。
解读和发现 从直观地接触作品中生发
毕竟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便是其艺术人生的真正载体,更多的解读和发现都要从直观地接触作品中生发,如何让这些具有时代、艺术、文化意义的标志性作品在随着历史而逐步走向典藏的过程中与人们依旧紧密贴近,其有效途径和方式值得深入思考和广泛探讨。

蒋兆和《大洪水》局部

蒋兆和《大洪水》局部

【杜甫肖像】

“杜甫很忙”原版画作亮相
现场最受瞩目的一幅画作是曾出现在教科书里的《杜甫》,这幅作品是蒋兆和1959年创作的。2012年3月,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为“杜甫”形象进行再创作,杜甫时而扛着纯净水出镜,时而变身福尔摩斯。杜甫的这一系列形象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很忙”的杜甫原来在国博“歇息”,众多年轻观众禁不住纷纷上前与之合影。
蒋兆和当年曾三次创作杜甫形象
据了解,蒋兆和当年曾三次创作杜甫形象。1952年,冯至著《杜甫传》,蒋兆和受邀创作了第一个杜甫形象。1956年,傅庚著《杜甫诗论》,蒋兆和为此书配图重新创作了一个杜甫形象。此次展出的版本创作于1959年,曾经入选教科书。展览将持续到本月30日,观众可以免费参观。

入选教科书的杜甫肖像

入选教科书的杜甫肖像

【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代表作之一《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蒋兆和先生家属将向国家博物馆捐赠蒋兆和先生的代表作《一篮春色卖遍人间》(1948年)。这幅作品是美术界公认的除《流民图》之外最具艺术价值的代表作之一,曾参加过1949年由原全国文代会组织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曾收录到历次编辑的《蒋兆和画册》中,其中1959年发表于苏联的《创造》杂志封面上,并于文中给予极高的评价。
蒋兆和女儿:父亲作品最好的归宿
蒋兆和女儿在开幕式上说道:“我相信将这幅作品捐给国博是最有意义的活动,也是父亲作品最好的归宿。”

蒋兆和《一蓝春色卖遍人间》局部

蒋兆和《一蓝春色卖遍人间》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