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4第240期

“皮肤的文体”何多苓 毛焰双个展

导览人简介

郑闻: 梳理绘画在当代的境遇问题,就想到了“皮肤”这个词。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一个基础的器官,也是最大的器官,往往我们不会太过于重视它的基础作用和普世价值,在这里的“皮肤的文体”是绘画。对于整个当代艺术系统的领域,绘画对于人体支撑起视觉艺术,绘画对它们都是起到一个基础性的一个建设作用。但是绘画不应承载过多社会学的价值判断,需放在当代艺术媒介类别的图谱中,与装置、雕塑、影像、或行为等一较高下。绘画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与创作机制。绘画不仅为当代的一切视觉艺术样式提供最基本和原创的图形图像;作为一种研究如何观看与观察的艺术,它为视觉艺术提供的还有世界观层面的元方法论。 【详细】

展览作品

《野园》

这幅画有一点神秘的气息,一个女人的面容以及她的身体,仿佛消散在这个景色当中。同时在这幅画面中我们能看到非常有意思的肌理,包括油画流淌的感觉。何多苓最近会在用笔中加入中国画的笔意,所以他在这批作品里面,采用了很多流淌或者说写意的方式去画。他对于油和绘画颜料的比例找到了更好的感觉,能够很精确的去控制这种偶然性的笔法。 【详细】

风景系列

这是何多苓根据几幅照片创作的。画面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它的中心透视感消失了。中国的油画家最早的时候接受的训练都是西方的中心透视,但是在这一批作品里面,已经很难看到它的中心视点在哪里,而是一种散点透视。这就是他所谓的对东方的回归,不光表现在笔意或者气韵上,透视的构图也是其中一方面。 【详细】

《梦夏》

何多苓早期会非常完整的塑造一个形体,通过具体的描述打造象征意味。而现在何多苓的创作中一直体现出一种更加回归到中国画的诗意,所以在当下的这一批的作品,他会更加的放松自在,像这幅《梦夏》里面出现了一只猫,一只鸟,但两只动物不是很刻意的画出来,而是很自然的出现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他处在处在一个很自然的、很随性的状态里。 【详细】

《椅子上的托马斯》

郑闻:“毛焰画托马斯系列有十几年,他与托马斯的关系有点像塞尚和维克多的关系。托马斯对他而言,意味着一个课题。我觉得他更多是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比较陌生化的形象,达到他自己想要达到的一种比较陌生化的技巧。可以看到他既有构图空间上面的视觉架构。另一方面,如果深入到他的手或者脸的局部里,又能看到微妙的灰度变化,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荐。” 【详细】

《椭圆形大卫肖像》

郑闻:“这一椭圆形系列作品是2010年毛焰在苏格兰大概用了6天的时间画成的,也是毛焰近期的比较有标志性的一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到这张画微妙的一些变化,包括这个椭圆形的框,他其实是把画面本身和空间做了一个区分,另一方面也有西方古典绘画构图的味道。毛焰说他近期的绘画会变得更加的慢,产量也会更加的少,因为他希望每一幅都希望更经得起推敲。” 【详细】

《安迪(未完成)》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比较完善了。我们都知道,好的作品,在绘制的过程中,任何时间停下来都有一个完整度,虽没画完,但画面该具备的一些东西都已经有。但是毛焰会觉得这幅画需要调整。大家可能看到他的作品,好像比前面阶段更加顺畅,但是他为了达到这种顺畅,可能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他现在每年的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少。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