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迫于压力,撤拍了本将拍卖的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12月17日,一枚清代乾隆时期的玉玺在法国艾德拍卖行以110万欧元拍卖成交,这次拍卖更是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2012年这两次中国文物的拍卖风波,再次引发人们对海外流失文物追索问题的高度关注。对于海外流失文物,国人和海外的华人华侨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进行追索,但是却困难重重。那些流落在异国他乡的珍贵文物,它们的回归之路究竟难在哪?回家之路还有多远?一些爱国人士尽管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通过竞拍收回国宝,但寻求一项更加有效的法律途径或许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海外文物拍卖风波 更多 >>

海外拍卖公司借中国扬名 抬高价格牟取暴利
无论佳士得还是邦瀚斯,他们虽为世界级的拍卖业巨头,但是其明知拍卖圆明园文物会激惹中国愤怒而强为之,除了靠中国的愤怒可以扬名,又可以提振其公司的公信力——— 这是很典型的西方逻辑,不向外来压力低头只尊奉市场原则。这虽然让中国人很愤怒,但对于世界级买家而言,拍卖行的这种“不屈服”反而让买家更信任,更愿意出高价去买其拍品。

文物被拍卖的思考 更多 >>

  • 拍卖圆明园文物是谁的狂欢

    拍卖圆明园文物是谁的狂欢
    圆明园,曾经的万园之园,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但是,那些从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却让人又上心头。因中国文物的多数买家是中国人,这也是西方收藏者购中国文物的真正目的:有朝一日再高价卖给中国人。
  • 中国文物被拍卖的沉思

    中国文物被拍卖的沉思
    颇受舆论关注的乾隆玉玺终于在艾德拍卖行的一意孤行下被拍了出去。法国拍卖乾隆玉玺应引发国人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乃至收回流失于海外的大量中国历史文物方面的深思。

文物追索 困难重重 更多 >>

主体不明 跨洋起诉困难
圆明园文物流失是民族耻辱的记忆,但国际市场追逐利益的热情和勇气很高,而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难有能力和精力对流失文物进行追索,且追索主体也尚待明确。当前在文物的追索时效等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法也不尽相同。为此,这方面的工作还很艰难。

回归之路在何方? 更多 >>

海外流失文物为何有家难回
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往往难以如愿。目前,就连禁止拍卖行在国外拍卖中国文物,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数以万计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回归之路却异常坎坷。流失文物有家难回,到底难在哪?

中国追讨海外文物事记 更多 >>

中国30年追讨文物历程
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海外始于近代。中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就以50万元的高价,买回了清宫旧藏的《伯远帖》和《中秋帖》,表明中国人民关注和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态度。2003年9月港澳著名企业家何鸿桑先生向该基金捐款,购回了流失海外140多年之久的圆明园铜猪首,并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世界各国追讨文物经验借鉴更多 >>

文物追讨属世界难题 追索文物之路
世界上的几个文物大国,都有着文物流失的困扰,或历史原因造成,也或是盗窃、走私等因素造成,因此像埃及、希腊这样的历史文明古国,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许多国家 掀起海外文物追索浪潮
近段时间,包括土耳其、柬埔寨、希腊、秘鲁等在内的一些国家掀起了追索海外文物的浪潮,希望通过态度强硬的“文化斗争”追回本国珍贵文化遗产。
流失文物:看别国如何进行追索
文物流失,世界范围内尚有诸多国家面临相同或相似的追索困境。但是,不少国家为此而建立起的一整套相关机制,在漫漫追索途中积累下的经验、教训,拟定出的系统化制度,组建的专门化机构等。
埃及拟举办流失文物追讨国际会议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宣布,计划拟邀请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代表参与会议,会上各国将针对如何追索这些文物形成具体建议。与会代表将讨论追索流失文物的集体行动方案,以争取国际支持。
意大利全力追讨海外流失文物
意大利政府这些年加大了追讨文物的力度。除了对文物犯罪进行追查打击外,意政府几年来一直在通过外交和法律手段向国外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施压,要求其尽快归还所藏意大利走私文物。
非洲部分国家追讨流失文物有狠招
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索要流失文物,经常会让“虏掠国”措手不及,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埃塞俄比亚追讨阿克苏姆方尖碑。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