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由知名观念艺术家马得出任执行策展人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上海)暨2014年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近日在龙美术馆举行。该论坛是关于装置艺术的学术论坛,旨在推动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发展,发掘有潜力的青年装置艺术资源,把握装置艺术语法关系,完善中国当代艺术格局。在上一届国际当代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汇总了上届活动的学术成果,而更多地进行了关于装置艺术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论坛同期举办了相关展览,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得说:“本次展览并不是一个主题展览,所有展出作品是为第二届装置艺术论坛的内容展示的,我们想要借此梳理装置创作的语法。”

【装置艺术论坛观点】

  • 贾方舟:结合艺术史阐释装置

    贾方舟:结合艺术史阐释装置
      贾方舟谈到了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装置艺术极大地扩大了艺术家的想象空间,解放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之后他从表现手段、体量、数量等角度,结合艺术史对装置艺术做了较为深入地阐释。
  • 马得:北京上海艺术家作品对比

    马得:北京上海艺术家作品对比
      策展人马得对北京和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认为北京艺术家的作品在表达上没有概念化的内容,材料的选择也比较简单,而上海艺术家的作品则追求表达一个内容,概念化和主题化比较明显。

  

  • 李晓峰:装置不是和材料结合

    李晓峰:装置不是和材料结合
      装置艺术现在越来越普及。在中国艺术形态里,装置与材料结合,而不是和行为结合。所以有个问题要探讨,若和行为不挂钩,仅和空间本身有关联,那么该如何建立和确认装置艺术的语言关联?这值得去探讨。
  • 段君:装置的材料在解放

    段君:装置的材料在解放
      我们发现目前装置的材料在解放,比如有风扇,有利用软件制作的。装置不是物件,不是物体,而是让观众发现创作过程蛛丝马迹的踪迹。比如作品《忧伤的角度》传达艺术家的某种情感转移,这也是一种语法修辞。
  • 高岭:避免装置脱节于生活

    高岭:避免装置脱节于生活
      高岭提到如何欣赏装置艺术时表示:中国装置艺术中,有很多作品做得精致,它们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仅仅移植副产品而不对其进行转换,艺术家不获得新掌握的能力,那么将会脱节于生活。
  • 吴鸿:装置艺术的发展因素

    吴鸿:装置艺术的发展因素
      吴鸿在上届论坛中认为把装置作为一种和传统并列的一种艺术类型,是一个误区。这次论坛,他认为,装置艺术的发展与当地的政治、社会甚至宗教有关,这种美学的养成,与公立美术馆的收藏和支持息息相关。
  • 董俊新:装置促进文化交流

    董俊新:装置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董俊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装置艺术作为当代的一种艺术样式,必将有利于促进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

  

吴为山:装置艺术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样式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装置艺术在今天的发展是当前多元文化的体现,它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样式,而是植根于整个文化大背景中,装置艺术是对现成品的重组,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装置艺术家们没有在传统艺术的温床上生存,而是大胆的创新,表现出了一种牺牲精神和探索精神,同时,装置艺术的材料来自生活之中,其中浸透着人民的情感。吴为山在致辞最后强调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每一个当代艺术家都应该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好民族身份,才能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
王端廷:中国装置艺术的追求和理想
  最早装置艺术的开始是反概念、反审美的,而我们现在的新语境使起有新变化,中国装置艺术存在着共享、并置的现象,大多艺术家有海外的经历,这促使他们的成功。本土艺术家也有突出者,这是因为,他们在欧美求学的经历,或者得益于西方美术馆艺术赞助。

  另外,如今中国装置艺术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其材料已不是再利用副产品等低成本的物质。中国艺术家较少用金属、玻璃、声光电脑等材料及数字技术。这点和国际装置有所不同,而这种恰是中国装置艺术的追求和理想。艺术永远在打破原状的循环中进行。

【2013首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

  2013年10月19日“2013首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在798艺术区圣之空间开幕,此次论坛由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常设论坛,是关于当代装置艺术的国际学术论坛,旨在推动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发展,发掘有潜力的装置艺术资源,把握装置艺术语法关系,完善中国当代艺术格局,阐明我们的当代艺术观点。此次论坛由吴为山、尚辉主持,论坛嘉宾有:吴为山、王镛、王端廷、尚辉、郑工、单增、黄笃、沈军、胡震、高岭、邵亦杨、顾丞峰、吴鸿、段君、黄致阳、马得、王智远、沈少民、李新、裴刚(排名不分先后)。

【小A看展】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 装置艺术的集体叙述

《迷宫》:这是否是装置?
  策展人马得:“作为传统的对装置的认识,它可能需要一个立体空间的实现:它可以是一张纸、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这件作品则营造了一个平面式的迷宫,这种呈现方式,打破了原先迷宫的常用方式。”
《晰迷》:空间之于装置艺术
  “艺术家所能用到的材料非常有限,先围成一个空间,再选择展厅的角落,这成了一种特别的技术手段。这两件镜面作品和一件平面作品,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得益呈现空间的延伸,是一次丰富的对话,也是非常完整而干净的艺术。”马得告诉雅昌艺术网。
《空洞》:作品关联弱化,个性化情感加强
  王恩来的《空洞》有序地释放充气规律,仿佛是一曲生命颂歌。“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关注与体验。”马得点评道,“这种体验又很可观地传达给观众,他们会反射出新的感受,这可能是我们客观对待一件装置作品的方式。”
《忧伤的角度》:简洁地表达出其个人化的情绪转移
  “面对装置艺术,我们很少会问艺术家用了多少材料,成本多少钱,而是研究它的艺术性和精神性,这件作品体现着作品的某种哲思,它超越了本身的社会价值。”马得点评道。

孟瑾&方二(台湾):《晰迷》

孟瑾&方二(台湾):《晰迷》

  

装置艺术的可能性
  本次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对现行的装置艺术提出了许多可能性:以往少见的金属材料、数码科技的技术革新、平面装置的成立性、装置与展厅的布局关联、艺术家个体情感的转移等。
体量大的装置艺术的收藏价值
  “我们通常认为,体量大的装置艺术作品不是个人收藏的首选,事实并非如此。这件Christopher的手稿,作为一个创作现场的图片记录,既有学术的参考价值,又具备收藏价值。”马得说。
一次装置艺术新一轮的集体叙述
  本次展览是一次装置艺术新一轮的集体叙述。或许正如王端廷所言:“艺术永远在打破原状的循环中发展着、变化着”,装置艺术作为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遵循艺术的整体发展规律。

张鼎《包厢》

张鼎《包厢》

【视频】

2014年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
  11月23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在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马得先生策展,展出国内外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二十余件,这些作品选自一百多位各国艺术家。据马得介绍,本次展览并不是一个“主题展”,入选参展的作品是为同名装置论坛提供学术研究的案例。

  当日,本次论坛主持王端廷说:“和中国早期的装置艺术以副产品和低成本的现成品为材料的情况相比,如今装置艺术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一部分源于材料的转换。另一部分来自数字技术的革新。”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