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4年2月14日14时,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先生在加州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8岁。高居翰教授去世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被广泛传播,震惊的同时,大家都希望这也许是个“误会”。随着艺术史家曹星原女士的证实,美术史学界又损失一泰斗级人物,艺界人士纷纷为之惋惜。高居翰1926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曾长期执教于伯克莱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并担任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他是最早将海外汉学研究与德国传统的艺术史研究相结合并取得成功的艺术史家,其著作多由在各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修订或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融会了广博的学识与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典范。1997年,高居翰获得伯克莱加州大学颁发的终生杰出成就奖。

【缅怀】艺术界人士微博悼念更多 >>

    • @朱万章:

      @朱万章:
      惊悉高居翰先生仙逝,美术史学界又损失一泰斗级人物。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成果,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的流变提供了不同的视觉。记得最早涉猎其学术论著是其于1984年出版的《中国绘画史》,后来陆续读其《山外山》、《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其研究的角度、观点可谓别开生面,令人豁然开朗。
    • @蜂巢艺术夏季风:

      @蜂巢艺术夏季风:
      最早知道高世翰是来自于台湾石头版的这套书:《隔江山色》《江岸送别》《山外山》《气势撼人》,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方法,让人觉得新鲜。这套书初版于1994年,风靡一时,与高的学生、台湾学者王嘉骥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来编辑、翻译和出版有关。高居翰先生仙逝,特意翻出,江岸送别一下。
    • @任志忠art:

      @任志忠art:
      高居翰,“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于美国时间2014年2月14日下午2时仙逝于加州家中。在他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中,依靠信笺、日记、随笔甚至画作中的题识等零碎的信息,还原了元明清最真实的艺术氛围,也让很多中国艺术爱好者通过西方的视角,更加深刻地读懂那些耐人寻味的“画家生涯”。
    • @Sunking孤魉:

      @Sunking孤魉:
      高居翰走了,这是开年听到的最令人震惊与难过的消息。不记得是在哪次研讨会上,他的学生还代为转述了他的观点,只说他如今不方便出国,却没想...虽然他的很多观点我并不认同,但毫无疑问依然时刻关注在乎他的评论观点。就连上次功甫帖的事,我一直以为,或者说一直期待他出面点评,我是一直等着的。
    • @安于藝隅:

      @安于藝隅:
      沒想到一個月前與高居翰(James Cahill)先生的告別竟成了永別。自踏入中國藝術史研究這條路,就是從先生的書讀起,上學期在伯克利又有幸能與先生一起工作交談,他無時不惦念著中國藝術史的發展及其教育事業,回想我最後見先生時還說到美國讀博士一定再去看他,不禁更加悲從中來。
    • @靳卫红:

      @靳卫红:
      著名中国美术史学家高居翰去世 ! 据艺术史学家曹星原女士透露,著名中国美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 )先生已于美国时间2月14日下午2时仙逝于加州家中。 又一个不愿让他走的人离开我们。安息!
    • @王清州:

      @王清州:
      惊闻著名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James Cahill )先生于美国时间2月14日下午2时仙逝于美国加州家中。沉痛哀悼敬爱的高居翰老师,祝一路走好!
    • @眠琴山房:

      @眠琴山房:
      夜深,捧读高居翰先生的名著,算是对这位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深切缅怀。他的文字中汨汨流淌出的对中国文化的那份热爱和感动足以让我们对他充满恒久的敬意。先生走好!
    • @徐坚_JX:

      @徐坚_JX:
      非常震惊地看到中国艺术史最伟大的学者和老师之一高居翰James Cahill,去世消息。他的未竟著作已成悬念。中国书画研究,尤其是元明书画上,将用很长时间才能走出高居翰话语。
    • @桃花静年:

      @桃花静年:
      昨天深夜看到高居翰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我们这代学生中国美术史入门,都是老先生的书。翻到他去年十二月写下的blog,说不恐惧死亡本身,而是恐惧再也不能思考,不能讨论,不能书写。两个月前还在仔细的观看他策的美人画展,不曾想,这就是最后的际遇了。

高居翰教授的学术与为人更多 >>

高居翰“白描”
出乎意料,与他的见面,连基本寒暄也没有,直接坐下来说话。他似乎不是很在意别人说什么,大致说来,我们提5个问题,他可能听明白3个,也许是听力问题,也许他一直这么谈话,他就其中一两个问题,文图并茂,讲了很久,而且不断翻看他的电脑,找出证据来加强他的阐述。
一代大学者的风范
伯克莱自由的学术氛围,使高居翰能最充分地展示其襟怀与才学,在中国绘画研究领域中,开宗立派,自成一家。他曾经谢绝哈佛大学给他最高等级的“大学教授”的聘任,坚持回到他所钟爱的伯克莱。他在最近一篇写给三联《读书》杂志的文章中,专门谈了伯克莱天才的中国思想史家列文森对他的影响。而其他像研究早期中国文明的吉德玮和专精后期中国史的魏斐德等,都是他的畏友。通过和这些中国学的精英学者的对话,他明确地提出了“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的口号,大大提升了绘画史研究在社会人文学科中的声望。
社会艺术史的开拓者
当高居翰教授出版《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的绘画》(1978年)与《山外山:明代晚期的绘画》(1982年)后,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家反响强烈。明代的画坛呈现出更多与社会相关的命题中,晚明董其昌等进一步界定前人提出“行家”(职业画家)“利家”(业余画家)之别,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很大程度上涉及了画家的生活类型。不同于以往的绘画研究侧重笔墨鉴定等比较单一的风格分析法,高居翰在著作中主张,要把握地方画派与传统的关系,以及画家社会及经济地位与其画风的关系,关键在于考察画家的生活类型与其绘画的关系。
图像与视觉研究的典范
高居翰先生历来重视中国绘画图像库的建设,作为提高美术研究水准的基础工作。他1980年所出版的《中国古画索引:唐、宋、元部分》(2003年再版)和尚待完成的《明代绘画索引》电子版,都为建立国际化中国画图像数据库,做了重要的铺垫。由于他对中国绘画图像和视觉文化的开创性研究,使得中国文化在现代学术世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高居翰获弗利尔奖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和赛克勒博物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宣布弗利尔美术馆前任中国艺术部主任,中国与日本艺术史家高居翰将获得查尔斯•朗•弗利尔奖章以表彰他长期以来对学术领域的贡献。作为中国画专家,高居翰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杰作,而且也囊括那些不太知名的艺术家,从而扩大了研究领域。弗利尔奖,史密森学会于1956年创立,旨在表彰为亚洲和近东艺术史的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高居翰将成为第12位获得该奖者,此前的获奖者为Oleg Grabar(2001)。

【观点】高居翰——从“他者”角度看问题更多 >>

高居翰:中国与日本在收藏上的异同
通过本文构建的数百年来中日鉴藏之总体模式,可以思考这些貌似与此总体模式相左的例外,阐明这些例外不但完全不与总体模式相左,而且可用来证实总体模式。努力尝试的大范围和总体性的观察结论,可使其不断充实并将其归纳梳理成各种“准叙事的”论述,这正是旧艺术史的组成方式。可以预言:随着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研究”以及其他共时性的研究模式之式微,也将会是未来“旧艺术史”重生、复兴的组成方式。
高居翰:早期中国画在美国博物馆—— 一个“局内人”之见
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古代绘画收藏多为日人所藏或珍赏的中国画,其中大部分和中国收藏家所偏爱的画风不同,反映出其日本的情怀和源流,如:南宋院体的册页和立轴;道释画,其中一些由日本寺院从宁波购得;款署徽宗的一些书画。
高居翰:张宏《止园图》册——林泉藉以不朽
很多时候,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可能会有意识地运用与正统标准差异很大的所谓“粗恶”的风格和构图,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和效果,这些效果是采用传统手法所无法获得的。

【艺评】高居翰,一位博闻强记的老人更多 >>

  • 刘九洲:高居翰关于清代美人画的专著

    刘九洲:高居翰关于清代美人画的专著
    经过高居翰等学者的努力,在未来的中国艺术史中,如果详细讨论清代艺术,那么至少有一章,应该专门讨论这些美人画,而不是仅讨论石涛八大扬州八怪。艺术史正是在这样不断“唤醒”中前进的。
  • 汤哲明:高居翰《中国晚期绘画史》

    汤哲明:高居翰《中国晚期绘画史》
    高居翰对元明清画史这一重大转折的安排与叙述,显得极为用心,他借《隔江山色》至《江岸送别》的铺陈性叙述,完整地呈现了元至明中期业余绘画与职业绘画并存的历史概貌。
  • 王嘉骥:高先生是一个博闻强记的人

    王嘉骥:高先生是一个博闻强记的人
    用中国人的话来讲,高先生是一个博闻强记的人。他记忆力非常好,过目不忘,看过的作品细节,就好像照片一样清晰记录在脑子里,这是做艺术史研究很重要的特质。
  • 李公明:高居翰对画家生涯的高度重视

    李公明:高居翰对画家生涯的高度重视
    高居翰的研究主旨并非一般地对“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感兴趣,而是对揭示在传统上一直被遮蔽的真相以及完成这种遮蔽的叙述话语、所建构的艺术家神话的敏感而深刻的关注。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