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4第208期

“次方水墨”赵红尘最新水墨个展

导览人简介

香港当代美术馆馆长: 香港当代美术馆馆长赵红尘,男,1968年生于中国广东。199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6年8月开始写诗,被誉为“中国新诗百年罕见的少数几个杰出诗人之一”。先后在《人民文学》、《花城》、《作家》、《诗刊》等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荣获1990年全国新诗大赛一等奖、1991年《作品》文学奖及《诗刊》、《星星诗刊》诗歌奖等多次奖项。著有《酒神醉了》、《自转》、《新娘寓言》、《公开的情诗》等诗集。2007年10月携诗入画,探索似非而是的绘画之道;2008年自创“绣色画法”;2009年倡导“画诗主义”;2010年创立全新画种“素画”;2010~2011年完成的多元艺术《主》是其艺术创作上的一次成人礼。 【详细】

展览作品

“次方水墨1号”《遮羞布》

这组作品是这次展览作品的第一组,我把它命名为“次方水墨1号”,名字叫《遮羞布》,这是我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我们的体制、时代很多东西都是见不得人的,我们一层一层撕开“遮羞布”。我用了抽象的方法来表现这幅作品,我感觉中国水墨走了一千年,好像基本上都一成不变,到现在还没有进入抽象是说不过去的。 【详细】

“次方水墨5号”《秋冬之交》

《秋冬之交》表现的是秋天和冬天的交界,秋天用了黄色,另外有红色点缀,用红色是出于个人喜爱。在这组作品的摆放上也做了一个特别的设置,将第二幅和第三幅做了调换。因此顺序不是1、2、3、4,而是1、3、2、4。是按照他们的朝向来摆放的,这样就变成了两两一对,因为第二幅,和第四幅选择了作品的背面展出。 【详细】

“次方水墨”6号《昼夜之交》

这次“次方水墨”第五组作品也是最后一组水墨作品,是《昼夜之交》,由六幅作品组成的,应该是整个次方水墨系列里边最具象的作品,看这组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出、日落。这组作品也进行了六个循环,从浓到淡,再从中浓到中淡、轻浓到轻淡的过度,这种形式跟水墨的浓淡结合会产生内心一种虚幻的感觉 【详细】

“次方水墨3号”《红色的挣扎》

大家都知道代表中国颜色是红色,所以这件作品我重点表现红色,里面有很多矛盾的东西,我们的人性、家庭、情感都有很多矛盾,有矛盾就不和谐,不和谐就会挣扎,相互之间就会纠缠,所以我们提出要追求和谐,这件作品主要是想表现这方面。这件作品体现了我的一些独特笔法,和水的自然属性,还加入了书写的特征,我感觉特别适合中国传统水墨的写意。 【详细】

“次方水墨”2号《春夏之交》

这组作品《春夏之交》也是一共四幅,春夏之交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季节的问题,但是对我来说带有一种生命灾难性或者是出生的问题。我记得我89年在北京读书,经历了很特殊的春夏之交,因为当时的“六·四”嘛,所以我创作这个作品用情很深。这幅《春夏之交》我表现的并没有夏天的感觉,整体的色调用的是蓝色,与我当时89年的内心感受有关。 【详细】

装置作品《窥》

这件作品由三部分组成,三位一体。第一个部分是清朝的木椅,第二部分是立起来的水墨窗帘的装饰,打开后面那幅水墨画窗帘,你会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头像在向你吐舌头。可能你会觉得她很调皮,也可能让你觉得她很反感,同样,当你坐在椅子上看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透过圆眼也正在看你,整体说起来,这应该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作品,和我们的时代对称。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