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3第207期

“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

导览人简介

苏州博物馆古代书画研究 潘文协: 潘文协,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博士期间,师从范景中先生研究中国美术史。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明清美术史中的个案,博士阶段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绘画鉴赏中的读画历史。

这次展览是继去年吴门画派沈周大展后,展出吴门画派第二位重要艺术家文徵明的艺术特展,即“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文徵明在吴门画派中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沈周延续了元代文人画派的文脉,成为明初杰出的艺术家,而文徵明继承了恩师沈周的衣钵,将文人画派推向新的高潮。同时,他为人谦和有礼、德行高尚,影响了家族内好几代人和一大批弟子,成为明代文人画的领军人物。 【详细】

展览作品

《石湖横塘图(页)》 局部

《石湖横塘图(页)》以苏州本地风景名胜为题材。文徵明生长苏州,石湖是文徵明一生尤为流连的地方,画中风景尚依稀可辨。此图以水墨干皴为主,略以花青渲淡。笔墨蕴藉含蓄,风格文雅恬静,显然有来自沈周以及黄公望的影响。画幅上均有隶书题名“石湖”、“横塘”,并有乾隆御笔对题,表现出了江南山水温柔秀丽的特点,具有平淡天真的格调。 【详细】

《漪兰竹石图》 局部

自苏东坡等提倡文人画以来,文人画家往往喜写枯木竹石与梅兰竹菊,其以水墨写意而寄托胸中之逸气。文徵明大有花竹之好,停云馆之前后,有竹、有梅、有兰,亦有菊,吟咏之不足,则形之于绘画,凡工笔、没骨、写意、双钩,皆各擅场。尤其是画兰,因宜配景,疏密得当,运笔潇洒,墨法清润,文徵明提出画兰竹应为“以风意画兰。以雨意画竹”。 【详细】

《草书七律》 局部

《草书七律》行笔张弛有度,气势恢弘,纵逸雄健,得怀素狂草之神髓,乃其盛年得意之作。此四首诗,收录于四库全书本《甫田集》卷八,字句略有出入,其中《八月六日书事》二首,系咏正德十四年宁藩朱宸濠谋反被擒之事。朱宸濠预谋之初,曾暗中招纳人才,吴中唐寅、谢时臣、章文等皆应聘而往,文徵明则拒绝聘礼并预见其必败。至是,人始服徵明之远识。 【详细】

《豳风图(轴)》 局部

这幅《豳风图(轴)》以水墨枯笔绘江南水乡村居之景,其中人物,或品酌春酒,或鼓瑟吹笙,古意盎然,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山体用短披麻皴,杂树刻画严谨,布置疏密得当。风格则上溯董源笔意,是文徵明早年画风泛览名家、不拘一格的佳作。同时,他自己的诗笔温厚和平、文章淳雅典则,也使得他的绘画自然具有了一种书卷气的品格。 【详细】

《虞山七星桧图(卷)》 局部

《虞山七星桧图(卷)》为文徵明摹赵孟頫画七星桧,是他粗笔风格。七星桧在常熟致道观,相传为梁代之物。沈周曾作图并题咏之。此画以枯笔线皴来表现树皮粗糙的质地,树叶则以密集的墨点点出,树枝盘错,气势流贯。文徵明非常注重用墨,他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这幅作品用笔虽粗放但又文雅细中带润,仍然透露出他文人的内在气质。 【详细】

《千字文》 局部

《千字文》无疑可作为反映文徵明在书法上诸体兼备的全面造诣之最好证据。文徵明一生中多次写过《千字文》。但文徵明四体兼备的《千字文》,流传少见。此卷隶书平正典雅,篆书婉转圆通,有断烂修补之处。文徵明书法虽以《千文》为基础,但所书真、草二体为多,篆、隶二体较少。此卷与祝允明真、草千文二体合装,卷后有王宠、彭年、程绍隽题跋。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