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0日 第198期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

导览人简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策展人 李旭: 我策划和筹备这个展览已经有两年多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之际就想举办这样一个有关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综合性回顾大展,这也是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使命所在。但是这样的展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艺术机构里已经举办过多次,所以这次的展览主题我也斟酌了很久,并没有做成分类或者用编年史的方法,而是以“肖像”为主题,提炼概括了五个部分,希望通过对30年来中国人肖像的集中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和群体关系的变化,更可以引发对人的身心状态、生存境遇和未来前途的关注。 【详细】

展览作品

程丛林 《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 布面油画

《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的原型为1980年创作的《1978年夏夜——身旁,我感到民族在渴望》,画家耗时一年多将旧作重画,再现了恢复高考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这幅宏大的群像描绘了1977年第一届四川美院大学生在夜校课堂里群情振奋的夜读盛况,真实地表现出刚刚获得新生的学子们对知识和未来的强烈渴求。 【详细】

陆元敏 《上海人系列》 摄影

陆元敏是当代中国摄影界的老将,从1990年代初期以来,他持续关注着上海这个大都市不断变迁中的外貌,以及那丰富厚重、耐人寻味的人文景观。《上海人》系列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许多上海家庭的亲身探访,他选择记录了大量生动而充满情感的瞬间,以亲切朴素的视角把上海的人生百态平和、真实而又诗意地反映在镜头之中。 【详细】

谷文达《联合国》人发等综合材料

1993年,谷文达开始创作“联合国”系列作品,该系列在所在国创作装置艺术或称为“纪念碑”式的作品,作品均由谷文达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人类头发制成人发砖、人发毯和人发帘。从不同国家收集来的人发混合在一起,成为民族的多元体,回应了更广泛意义上的主题,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类终将结合并成“一种全新的民族身份”的展望。 【详细】

马良 《移动照相馆》摄影 尺寸可变

马良从一开始就断然抛弃摄影的再现真相的迷思。在马良的手中,摄影显然不再服务于真实再现这个神圣目标。他的摄影就是公然的纯粹虚构。他的荒诞不经的画面,让我们看到摄影离开了“真实”的依托功能与限制,在虚构这个跑道上,借助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与艺术手法所可能滑行的距离。摄影,在他手中,成为了公然的视觉游戏。 【详细】

隋建国 《衣纹研究—掷铁饼者》青铜涂漆

隋建国是一位具有强烈知识分子气质的中国艺术家,这不仅指他作品中不时流露出的批判立场和道德良心,更指他善于在中国本土的知识谱系和文化经络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近十年来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所进行的“视觉文化研究”中。这种研究是对视觉权力、视觉快感及各种视觉现象间的建构性关系进行显现和说明。 【详细】

陈可 《一年一次的蓝色火焰》布面油画

纵观近十年来陈可所经历的转变,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作品内在的神秘主义气质,在唯美形式的包装之下,即使是抑郁、困顿、挫折、伤害等负面情绪都变得轻松起来,如梦似幻。近年来,她的绘画观念不断调整、材料语言频繁转换、风格符号持续更迭,似乎没有特别确切的主线,但稍加回顾之后就会发现,那是一条独特的、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