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梁江: 罗映球是广东或者说中国新兴版画之乡兴宁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七十年,他到九十多岁才去世,他七十年的创作中有好几个时期,从鲁迅先生培育的、引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经过几个历史阶段,然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新时期,他的版画体现了中国版画在七十年当中演生、发展、繁荣的几个阶段,体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印证了中国版画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所以这个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获得了美术界和美术史论界的关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详细】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梁江: 罗映球是广东或者说中国新兴版画之乡兴宁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七十年,他到九十多岁才去世,他七十年的创作中有好几个时期,从鲁迅先生培育的、引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经过几个历史阶段,然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新时期,他的版画体现了中国版画在七十年当中演生、发展、繁荣的几个阶段,体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印证了中国版画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所以这个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获得了美术界和美术史论界的关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详细】
以这张小小的版画《作坊》为例,它就有抗日战争时代的特点。因为抗战不久,日寇就侵占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国土,连远在南方的广州等都沦陷了,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生活非常艰难,各种物质非常匮乏,很多要依靠自己采取一种自力更生的方式,用手工的,用作坊式的方式来生产日常的必需品。这张作坊就是表达了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段。 【详细】
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年代,罗映球的版画系列里出现了一批的反映当时新中国的农村、工厂、学校生产、生活和学习题材的作品,非常有当时的时代气息。除了《校办工厂》、《交公粮》、《农村风光》这种日常生活很平易近人、很亲切的场景之外还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版画幅面比原来明显要大很多,第二是出现了套色的作品。 【详细】
罗映球一张比较大的黑白木刻作品叫《水口大桥工地》,这个作品有点儿比较特殊。他的具体处理手法很可能是在一个版上两次印刷,最后造成了这种比较特殊的效果,这张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张黑白木刻。场面非常宏大,把整个大桥的工地热火朝天的、非常繁忙的规模宏大的情景表达出来了,题材非常具有58年那个时代的特征。 【详细】
《家乡新貌》是罗映球版画系列里水印的套色版画,这张作品很生动、很亲切。它直观地体现了罗映球先生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因为他几十年并没有出过广东又生活在基层,因此对于周围的生活、乡村、田野的情感是非常深的,所以《家乡新貌》中把广东非常茂密、郁郁葱葱的田野的景致收到了水印木刻的创作中。 【详细】
罗映球借鉴了中国画的处理方式,在晚年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来创作了这两件长卷的套色版画。其中一张就是《百牛图》。牛在罗映球的版画里是反复出现的一个题材,因为牛跟农民的关系非常密切,感情非常深厚,所以表达农民的情感、人与土地的关系,牛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符号,牛的题材反复出现,也体现了他非常深的根源。 【详细】
罗映球先生是兴宁人,也就是客家人,客家历史上的名称就是“嘉应”,嘉应的风光也就是他家乡的风光,这个家乡的风光可以看到是一个家乡的场景,从家乡的生活、风光、地域、地理、还有一些人文的胜景,包括一些建筑、大桥、交通工具等等都在这个长卷里边逐一地展现,是自然风光、人文生活的一个长卷。 【详细】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3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35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 [2009] 086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2010] 445号 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