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第218期

汉雅轩三十周年庆“汉雅一百:偏好”

导览人简介

本期导览人,执行策展人:高士明: 这个展览叫“汉雅一百:偏好”,实际上是从今年年终开始跟张颂仁先生选出了他的藏品中的一百件,二十世纪的一百件藏品构造了这个展览。其实这应该是一个长期、长时段的研究计划。这个研究计划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这些在今天已经价值不菲、非常昂贵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把它称作“艺术物”而不是“艺术作品”的东西来进行一次关于历史、关于20世纪历史观的一次排演。 我们觉得特别昂贵的画廊空间放的应是思想,所以说放的是我们把它称作“汉雅计划”的行动思想,其实是2000年以来汉雅轩张颂仁先生所推动的像“礼学复兴”、“黄盒子”展示研究这样的纯粹在艺术界之外,社会之中、思想史之中的一些研究性的计划和社会实践。 【详细】

展览作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稿》

这件作品是1950年代初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些设计图纸。我们在今天想起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只是单数,只有一个,实际上这里曾经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从这些可能性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设想,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但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个礼器,是一个国家的祭礼、一个祭品。而面对开国礼器的时候,大家会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风格去构造它? 【详细】

冯康侯《可叵居》篆刻

这个续厅里的最后一件“艺术物”是冯康侯先生在1960年代刻的一方印章,冯康侯是篆刻中华民国国玺的作者,这里非常有意思,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纪念碑是一件礼器;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是他依旧需要国玺,历史没那么容易被切断,这里大家可以想想我们讨论“三个世界”一直都存在于中国当代,历史没那么容易被切断。 【详细】

王兴伟《曙光》油画

王兴伟的这件作品作于1994年,我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的很多,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言的一件作品,我们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背对着我们,那个女孩子在眺望远方,眺望那片海天相接之处,而男士背对着我们,他的手势既像是在指向远方,又像是拿着画笔在画,而远方那片海天相接之处实际上是照相馆里的一块幕布。 【详细】

曾广智《拉什摩尔山(总统山)》

策展组的这些年轻策展人有意识地把曾广智的这件作品放在了他的身边,曾广智这位香港艺术家在七十年代做了这个系列作品,作品里曾广智也是背对着我们,他面对着国会山,都是沉默无语的,这两个背影给我们提示很多东西,但是最伟大的艺术都是暗示,你把它说清楚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也没有必要。在曾广志的背影里边其实有某种《天问》的意思。 【详细】

张晓刚《血缘系列:全家福》

这件张晓刚的作品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已经被太多的媒体报道,这是张晓刚当时转型期创作的一张大家庭,这件作品我认为是家国这个序列里面的点题作品,这当然是一个家,但是大家看一看他们身上的制服,他们的样貌、神情,这又是国,从这张画上面我们既看到了家又看到了国,这是一个特别独特的历史时期的经验。 【详细】

王广义《自我批判:水果》

这是一件王广义的作品,其实是我们不太熟悉的王广义,如果说我们最熟悉王广义的是他的《大批判》,这次我们特意选的是一件《小批判》,在整个策展团队的讨论中《小批判》始终大于《大批判》,因为原因非常简单,对日常生活的批判要远大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于微观政治的批判要远大于对国家政治的批判。《小批判》这张是批判芒果的。 【详细】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正式去描述。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人才招聘·   雅昌动态·   联系我们·   客户投诉·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   隐私权保护·   友情链接·   雅昌集团·   专家顾问·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