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热点似乎在2014年的春天再次被点燃,从香港第一轮拍卖中的张晓刚“大家庭”系列再次创新高,到内陆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策划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私人收藏专场拍卖,使得大陆首轮拍卖尚未举锤就已经赚足眼球。从2010年开始,以尤伦斯夫妇、希克为代表的西方藏家相继清空手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西方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导向作用逐渐变弱,再加之投资者的撤离,反而使得一些不同类型的当代艺术收藏家逐渐走上舞台,一群有着明确、独立的收藏理念的当代艺术藏家将会逐渐建构属于中国自身的当代艺术收藏体系,并逐渐形成一个以中国藏家为主的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风向转变更多 >>

早期:国外收藏家收藏为主
    在张锐、林明哲、管艺等中国收藏家之前,中国的艺术家甚至依靠这些国外收藏家生存,方力钧曾经回忆到,一段时期内,宋庄的艺术家们,眼巴巴地等着那些外国人看他们的画,几百美元、几千美元买下一幅作品,对于吃饭都有困难的体制外艺术家们来说,无疑堪称雪中送炭。在一个国家的当代艺术进程,在其中担负起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其背后主要推手的,却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这未尝不是一项特殊时期、特殊历史阶段中形成的奇观。
2003年左右: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开始介入
    2003年左右的时候,西方收藏家已经很难在中国买到便宜的好作品,一方面,价格的飙升使收藏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已经露出的好作品都已经被有眼光的收藏家买走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一些早期的当代艺术收藏家才开始在市场的刺激下介入。
现在:收藏群体的浮出和藏家主体重新建立
    2014年初,著名收藏家管艺宣布向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捐赠37件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品,作品覆盖了从星星画会以来的中国艺术,特别侧重中国观念艺术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轨迹。三个月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另一重要收藏家张锐表示,将会和北京匡时拍卖合作个人专场,推出中国当代艺术早期的重要八件作品,包括王广义、赵半狄等艺术家早期代表作;仅仅一周时间左右,北京保利拍卖就高调宣布,推出山艺术基金专场拍卖,其中包括罗中立、程丛林等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艺术家作品。

方力钧  《1998年 NO.7》1998年  300X200cm

方力钧 《1998年 NO.7》1998年 300X200cm

张锐:私人收藏趣味建立的代表更多 >>

拍卖专场:匡时2014春拍融合——中国重要私人收藏当代艺术专场
    在这场名为“国内首个中国收藏家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八件作品分别来自张晓刚、方力均、岳敏君、王广义、王兴伟、周春芽、罗中立、赵半狄的早年重要创作。北京匡时油画雕塑部负责人谢扬透露,张锐曾在当代艺术市场井喷时期所买进的这批作品,都属于当时的“天价”作品。
早期收藏:可谓“扫荡”
    “以前张锐到艺术家工作室的时候,就好像是富太太买衣服,几乎是打包式的购买,很少有他进去不买作品的工作室,从圆明园画家村到更加偏僻的地方,张锐几乎都去拜访过,他的导师就是著名的艺评人黄燎原”,某画廊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张锐也坦言,那个时候的收藏也没有所谓的体系,甚至都有某种帮助的成分在。
规划:继续关注当代艺术
    在谈及到本次的市场释出时,张锐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考虑,最终做出了一个规划,“这个规划是继续关注当代艺术,包括艺术家以及周边,把我认为好的艺术家继续推广出去,同时也得以把我自己的消费维系下去”。

程丛林  《码头台阶》 1984年  北京保利拍卖

程丛林 《码头台阶》 1984年 北京保利拍卖

林明哲式的中国当代艺术推手更多 >>

拍卖专场:保利2014春拍“见证历史——山艺术甄藏”
    而就在上月末,北京保利拍卖宣布将会在春季拍卖中推出见证历史——山艺术基金会藏重要当代油画专题拍卖,包括艾轩、程丛林、何多苓、罗中立、庞茂琨等艺术家的十件重要作品,众所周知,山艺术对川美艺术家体系有着完整的梳理,此次选出的作品是这几位艺术家九十年代初期的经典作品。
收藏:一段历史
    据业内人士所言,“林明哲买断了1987年到1997年中国十年的美 术史”,这或许有些夸大,但林明哲对于中国当代美术的收藏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无人能比。上世纪80年代,林明哲采用大批量收藏的方式,几乎将中国内地 “伤痕”、“乡土”和“唯美”三大美术流派的所有代表作吸纳至旗下。
与罗中立的合作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林明哲深知市场的运作规律,正如他在接受有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和罗中立的合作中,也是在其收藏罗中立作品之后的三年才开始的,随后成立山艺术罗中立油画奖学金也是在为未来中国学术影响力铺路、储备,这是依长期规划在进行。1994年起在苏富比、佳士得、嘉德拍卖,陆续将艺术家在重要拍卖会的封面出现,也是一种很好的推广

何多苓 《舞》 1990年   98×117 cm

何多苓 《舞》 1990年 98×117 cm

拍卖·中国藏家藏当代艺术品专场 更多 >>

北京匡时春拍:“国内首个中国收藏家专场”
    即将到来的2014年春拍中,北京匡时极为荣幸地获得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的顶级收藏家——张锐先生的一批珍藏数载,美术馆级藏品的委托,此举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首个华人收藏家的私人收藏专场,对整个艺术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保利春拍:山艺术藏中国当代油画
    本次保利春拍,将呈现10件山艺术基金会收藏的重要当代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均为代表了艺术家不同时期典型风格的正身之作,而罗中立《春蚕》及程丛林《码头台阶》更是至为珍贵的博物馆级经典。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 更多 >>

  • 张锐:中国当代艺术的埋单者

    张锐:中国当代艺术的埋单者
        他被评价为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个人贡献的收藏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最早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中的本土收藏家,而是缘于他对于藏品的责任和担当,他也曾经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时至今日,浮华退去,他已然成为这场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参与者。
  • 林明哲:我收藏的是一段历史

    林明哲:我收藏的是一段历史
        1987年,台湾人林明哲来到北京,与北京画院共同筹办“海峡两岸绘画艺术交流展”。借长江三峡邮轮之旅,林明哲首次造访四川美术学院,认识了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川美77届绘画系的艺术家们,林明哲因此开始收藏大陆艺术品,并于1992年一手创建了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以“私藏”之名更多 >>

建立新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收藏方式
    “即将在内陆上拍的两个专场将会成为观察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依据,并且两个专场都是以私人收藏为题,考验的不仅仅是买家,更多的是建立了一种新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收藏方式,即对于本土收藏家专场形式”,常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雅昌艺术网记者。
藏家:藏品置换形式
    “对于藏家这样的一种市场行为,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一种选择,对于市场而言,会存在热点和非热点之分,慢慢的可能前面那批艺术家就不是那么热了,藏家自然就会调整自己的收藏体系,这个时候肯定是会有藏品释出的,所以也不需要说会引起大家的一些不好的讨论”,李艳峰说。
拍卖行为与收藏哲学
    一些人拍卖是为了完善他的收藏;另一些人拍卖是因他自身艺术品味的转变;还有人出售作品是因对某些艺术家的兴趣减少了;再有就是有些收藏者仅是将收藏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他们只是因为看到这个市场很热才参与进来,他们是一些伪装成收藏者的商贩。

庞茂琨 寂静的日子  1989年作 127×104cm

庞茂琨 寂静的日子 1989年作 127×104cm

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场之运”更多 >>

现状:仍在调整期
    虽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整体行情比以前要好一些,逐渐在回升,但是仍在调整时期,一两件作品的高价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并不大,价格还是比较稳定。一级市场没有十分蓬勃,二级市场也需要时间,艺术家排名在洗牌。而且现在的买家很精明,价格又相对透明,拍场中出现的大部分的作品还是没有那么经典,不是特别好,仍在消化2005年左右上一轮高价卖的东西。
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拐点”?
    对于尤伦斯出货效应的余波,一直影响至今,中国当代艺术仍旧处于盘整期。所以当市场上出现了张锐以及山艺术基金专场拍卖时,往往会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会被解读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拐点”,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上的艺术品环境并没有改善,一些天价的拍品反而是被认为是市场泡沫的产物。
思考:谁来接手中国当代艺术品
    虽然是中国本土收藏家已经慢慢的成为主体,但是对于这两位本土收藏家的释出,还是会牵扯到接盘的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保利拍卖设立专场的原因,因为有些东西的所有权是海外的董事,那么我是希望能够在国内上拍,最终被国内的收藏家接手”,林明哲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

罗中立  吹渣渣  1996年  150×118.5cm

罗中立 吹渣渣 1996年 150×118.5cm

中国当代艺术转型中的“学术”困惑 更多 >>

  • “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处境一直是“买方市场”,价格多是几十、几百美元,也就是几百、几千元人民币,然后稳步提升。这些藏家是按照西方的价值体系与学术分析标准来判断作品的重要性和价值空间的。
  • 拍场刺激下的“学术”讨论

    拍场刺激下的“学术”讨论
        “艺术品的高价对中国艺术市场来讲只是空中楼阁,并且影响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让中国的拍卖行一直仰望那个空中楼阁,之后就是不停的炒作,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状态”,栗宪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收藏变成社会行为

    收藏变成社会行为
        在栗宪庭看来,中国当代美术史在建立的过程中,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收藏就可以说了算的,是很多人经过很多年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栗宪庭在谈到当代艺术品收藏时表示,主张更多的非美术史家参与收藏与买卖艺术品,把收藏变成一种社会行为。

结语

    2014年的春拍中,中国当代艺术品部分必定是热闹非凡的,张锐和山艺术专场拍品已然成为最大的噱头,以他们为代表的收藏家开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转型中的主体,在这种转型中,如何能做到学术的“建立”,而不仅仅是追求天价的藏品,这成为考量这次市场“拐点”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