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似乎每到了这个季节,透过拍卖会的数字,媒体们就可以有凭有据的做文章,关于艺术市场与艺术家们的年度涨跌评估,几乎因此尘埃落定。不过,张大眼睛去看这似乎站在销售方的资讯,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积极的艺术中介与艺术家在市场上的努力。

古董鉴藏

  • 古方:和田墨玉、岫岩玉及翡翠

    古方:和田墨玉、岫岩玉及翡翠
    和田墨玉产于新疆和田市西面的墨玉河中。墨玉河又称喀拉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成和田河。和田玉在矿物学上属角闪石族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硬度6-6.5,比重2.9。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细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
  • 张辉:“嫁妆之底”--闷户橱四题

    张辉:“嫁妆之底”--闷户橱四题
    闷户橱,有案面,以摆放器物;有抽屉,以盛放日用品;有闷柜,以放置非常用品。它是案与柜的结合,是家具中功能最周全者。从众多的明代刻本版画看,作为卧室用具,它的使用功能为女性的梳妆台。梳妆台、奩盒等是嫁妆中必备物。

书画鉴赏

    • 陈明:文人画风气的流入

      陈明:文人画风气的流入
      台湾明清时期的书画家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本岛画家,如林朝英、庄敬夫、张朝祥、黄本渊、林觉、谢彬等。第二,大陆来台为官者,如谢曦、杨廷理、孙尔准、曹谨、周凯、郭尚先、沈葆桢等。
    • 吕立新:读齐白石《发财图》

      吕立新:读齐白石《发财图》
      在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偶尔就会冒出这么一两张“奇葩”,让人目瞪口呆,这幅就属于此类。在这么大一张宣纸上讲一个完整故事这在老人的作品中实在不多见,况且又把两个人的对话写得有鼻子有眼。
    • 郎绍君:读齐白石手稿(上)

      郎绍君:读齐白石手稿(上)
      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手稿,以诗的数量最多。这都是他自己作的诗,有涂抹修改稿和滕清稿;有早年所作所抄,也有中晚年所作所抄。有行书,也有楷书。这些诗稿,对了解齐白石,考察其书法风格的演变,都有重要的价值。
    • 郎绍君:读齐白石手稿(中)

      郎绍君:读齐白石手稿(中)
      齐白石的诗,先后编有《借山吟馆诗草》(一九二八年自订本)、《白石诗草二集》(一九三三年自订本)、《白石诗草续集》、《白石诗草补编》(一九六二年黎锦熙编注本)及《续补齐白石诗词联语》(一九九六年王振德编注)。
    • 毛笔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毛笔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宋时笔工称宣城诸葛,然苏、黄之论似微不同。东坡于诸葛之外,颇称程奕及吴说父子,且谓散卓笔非诸葛不能制。自余笔锋譬如著盐曲蟮,作字有筋无骨。而山谷极称吴无至无心散卓,且云试使人提笔去纸数寸。

市场研究

  • 帽哥点评2014中国嘉德秋拍结果

    帽哥点评2014中国嘉德秋拍结果
    嘉德做为中国拍卖行业的风向标之一,拍卖结果基本率先反映出时下国内艺术品行业的冷暖。帽哥个人观点认为:整个艺术品市场大的方面仍处于调整阶段,虽然嘉德有部分拍品也拍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价格,但大多数好的作品成交价格依然中规中矩,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艺术品市场的实际状况。
  • 帽哥点评2014山东天承秋拍结果

    帽哥点评2014山东天承秋拍结果
    山东天承,前面我们提到过荆总、卢总现在主要精力是利用艺术品市场中的调整阶段,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收藏体系,所以目前只是以休闲的心态在做拍卖。本次天承秋拍仅有三百五十件书画拍品,我们选出的20件近现代以及当代书画作品全部成交,帽哥以及身边资深藏家挚友购买了其中的9件作品。
  • 帽哥点评2014荣宝斋(济南)秋拍结果

    帽哥点评2014荣宝斋(济南)秋拍结果
    荣宝斋(济南)开拍的当天帽哥未能亲临现场感受他们的拍卖氛围,只是后来通过了解反馈掌握了一些现场竞拍的信息。作为济南首拍,北京荣宝斋总部从组织货源以及拍卖招商方面,都给予了这个新团队强有力的支持。《帽哥陪您看预展》推出的10件作品中,丰华臻传以及身边挚友资深藏家也参与了竞拍。

奢侈品观察

  • 内外兼修才是好怀表

    内外兼修才是好怀表
    近年来的拍卖市场,古董怀表频频亮相,古董怀表之所以身价不菲,主要是因其存世量稀少,而品相尚佳的更是少之又少。一只银壳的百花图怀表,8年前才5万元,现在已经15万元。
  • 胡颖:装饰艺术风格女表

    胡颖:装饰艺术风格女表
    Art Deco 也普遍被认为是现代主义(Modernism)早期的一种形式。Art Deco要等到1928年至1930年代才在英、美风行,到了1960年代又再一次的流行起来。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

艺术时评

  • 王萌: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王萌: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应该承认今天艺术资本的强大力量,但资本需要在良性的轨道运行,否则也会自摆乌龙伤及自身。“简化”市场环节,弱化和边缘学术评判力量而直接跟艺术家搞“短线共谋”,造成的结果是“取缔艺术规则”,这其实是一种小聪明,就像污染了环境雾霾就会出现。
  • 周文翰:郑板桥为什么不学石涛

    周文翰:郑板桥为什么不学石涛
    常看见批评家抱怨某某艺术家老画同一种题材、形式的作品,说重复没什么意思。但为什么多数画家还是爱重复?这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决定的,也和艺术市场的需求有关。类似企业的品牌一样,不断重复从而形成的“名声”就是画家的品牌。往日看郑板桥论八大、石涛,即有此感触。
  • 何光锐:论微妙(二)

    何光锐:论微妙(二)
    清人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对清初“四王”之一王原祈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发端浑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浑沦”。一幅大山水,必须从经历从“浑沦”到“破碎”,再从“破碎”到“浑沦”的流程,才足以同时表现出自然物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
  • 瞿广慈: 一股地气

    瞿广慈: 一股地气
    我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后曾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生活。最厉害的一次是他决定不再说话,那段时间他和人交流的方式是递小纸条。一个月后他还是坚持不说话,他的小伙伴们决定把他带到我的面前,觉着我这个做老师的有办法把他的嘴撬开。见面后他用纸条告诉我,抱歉不能和我说话。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