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09年末,一场艺术区维权行动“暖冬计划”席卷了北京,赚足媒体的版面与同情,艺术区遭遇强拆的话题和艺术家的生存状态被舆论扩大。即使如此,艺术区被拆迁的命运依然没有改变,艺术家依然是在寒冬瑟瑟中另择栖居之所。如果说五年前的艺术家群落以798艺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三到五公里;而五年后的艺术家聚集区,即使以798艺术区为核心,向周边的辐射距离却扩散至10公里以外,工作室甚至蔓延至顺义区。艺术区与艺术家的存在方式更像游牧民族,不断在这个城市中,向外迁徙着。

漆驭天和宋昱霖忆拆迁记事更多 >>

漆驭天、宋昱霖:我们是流浪汉
    2009年,艺术家漆驭天和宋昱霖将工作室从费家村搬到奶子房,夫妇两将第一桶金10几万全部投入工作室的装修,最终还修葺了一间颇为得意的一百多平的阳光房。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两人搬进去的两个月后,奶子房艺术区的工作室面临“强拆”。漆驭天、宋昱霖的“小屋”是首先被推倒围墙的工作室,并于2009年12月20日开始停电停水。
    “我们是流浪汉。”漆驭天无奈的说到,“当时拆迁后,我们出来流浪了一年,找工作室当时想找黑桥,但是那会儿真的不敢找,都觉得要拆,黑桥好多人都走了。后来我们一直在外面徘徊,刚好费家村空了,我们又回费家村了。费家村有高压线,投资比较大,但是早晚还得拆,因为只要资金一到位高压线可以埋在地下,因为那边都是在拆迁规划内的。”在一系列辗转之后,夫妻俩将费家村的工作室当做仓库及会客的地方,平时更多的时间则选择在自己顺义的住宅创作。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消失的将府艺术区更多 >>

2006年:遭遇非法拆迁
    2006年,艺术家张小涛将工作室从798搬进将府艺术区,然而进驻不久就不断有稽查大队贴勒令拆迁的公章贴条。“2006年一进将府就遭遇非法拆迁,将府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很团结齐心协力保了下来,当然我们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争取来的权利,公民社会是具体的,不是口号,重要的是实践与行动与介入社会,改变现实。”张小涛说到。
2009年:再次面临拆迁 与开发商等商谈后暂时保住
    2009年,将府艺术区再次收到拆迁贴条。据悉,将府艺术区属一地两租,存在着两个开发商。在通过将府将近半百个艺术家几次的区政府和市政府的上访,开发商为避免“两败俱伤”,决定在艺术家的合同期满后再做打算。将府艺术家通过几方商谈,和开发商谈,和政府商谈,最终得以暂时保住。
2013年:合同到期 只有撤退
    2013年,将府艺术区再次面临拆迁,这一次艺术家们显得无话可说。“2013年合同到期,大限已到,只有撤退。将台乡政府还算温和与人性化,几次危机冲突都平息了,这里真的道声珍重与平安。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将府艺术区拆迁现场

艺术区的重要性及理想规划 更多 >>

艺术区产生城市新文化 软实力的组成
    工作室是艺术家做梦的地方,艺术区其实是可以产生城市新的文化和艺术的,比如纽约的苏荷区、切尔西,北京的798都是这种新文化和当代艺术浪潮的前沿阵地。如果艺术区全拆迁了,这时艺术家就真的无处可去了,一个城市可能就太无趣了,完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也许最后只有钱和市场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建立专业的艺术区 国家扶持艺术产业
    “当然我们很期待以后有专门的艺术区规划,并且国家要有相关的艺术基金制度来扶持和资助艺术家和艺术区,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对艺术产业的支持,作为艺术家是很无力的。”张小涛说到。在他看来,成都的蓝顶艺术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艺术区的样板,因为在那里,艺术家可以拥有房屋的产权,价格适中,有美术馆、画廊、书店、设计公司、建筑工作室、餐饮、酒店等相关的配套设施。

过去5年消失在北京的艺术区更多 >>

008国际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建于2007年,当时入驻有刘懿、老六、马骏、枫翎等150余名艺术家。2010年被拆迁。
创意正阳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建于2007年,因开发商老板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当时入驻艺术家大都是央美教师与毕业生,有隋建国、刘小东、喻红、张玮、喻高等艺术家。2010年被拆迁。
长店95号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2007年,房东张裕进盖了一片大厂房。中央美院教师卓凡说服房东,以多出厂房许多的房租,燕子筑巢般地改建成艺术区。2010年被拆迁。
奶子房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奶子房村,2006年,艺术家开始租地自建住房、工作室,包括化粪池、水管道。陈文令、漆驭天、宋昱霖、高孝午等20多位艺术家居住在此,2010年被拆迁。
孙河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孙河乡的一个国有划地的五元物流公司。在2010年拆迁风波中陈文令、赵能智、杨千等艺术家搬到此,签订了5年的租赁合同。2012年被拆迁。
东营艺术区
    位于崔各庄乡东营村,建于2007年。开发商是机场公职人员和派出所所长,原有60多名艺术家。2010年被拆迁。
北皋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北皋村,2006年艺术家开始陆续搬入。有三个区:艺术东区北皋分区、盛邦艺术区、曼卡车俱乐部。艺术家孟禄丁、马可鲁在此居住。2010年被拆迁。
索家村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艺术家有朱金石、梁越等100多人。2005年,朝阳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就强拆了部分建筑,在艺术家的集体呼吁下,才得以暂时保留。2010年终又被拆迁。

008国际艺术区

008国际艺术区

东营艺术区艺术家工作室

东营艺术区艺术家工作室

跟着拆迁的脚步更多 >>

北京现存艺术区概况
    距离798近一点的,或者是稳定一点的地方都特别贵,像环铁、一号地。除了黑桥还算便宜,但是黑桥一个是环境差,再就是房子质量也不是很好,只有二道八号的房子质量还不错,但二道八号的工作室只要有空的就立马被租了。大部分便宜的艺术区都在很远的地方,而且工作室质量比较差,房顶特别薄,大部分都是根据原来的厂房改造的,有的是根据民房改建的,大部分都不是整片艺术区的感觉。”
艺术区日益上涨的租金
    据了解,798包括798周边的艺术区的租金已经是艺术家个体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很难承担的。798这个已经被极度商业化的艺术区,每天每平方米5块人民币已经很难租到空间;而周边相对成熟的草场地、北皋艺术区的租金大部分都已在2-3块以上。位于798东侧刚刚建成的I OFFICE艺术空间,房东要价最低3块。这些已经被商业化的艺术区,已经早已不再是艺术家们的地盘。再往东北的环铁艺术区内,新入住租户的租金都在1块6甚至2块以上。
未来:艺术区趋向边缘化
    各个艺术区几乎是集体的边缘化,也许以后年轻艺术家只有去天津、河北了。从北京艺术区来看,每个区域都危险,无论是黑桥、费家村、草场地、宋庄……从北皋搬到黑桥二道八号的艺术家唐永祥,他开的玩笑跟张晓涛不谋而合,他说按照目前的工作室拆迁和涨租速度,不出几年,艺术家们就都搬到河北去了。

拆迁中的艺术区

拆迁中的艺术区

逃离艺术区 更多 >>

  • 曾健勇:从798、环铁到东六环

    曾健勇:从798、环铁到东六环
        2007年4月初,艺术家曾健勇在798艺术区租下了一处工作室。由于租金上涨,曾健勇住了不到一年,就经搬迁到距“环铁艺术区”。他们目前正在等待的工作室离798更远了,说是工作室不如说是公寓,地址位于东六环T3航站楼旁。
  • 公寓、住所或成未来创作空间

    公寓、住所或成未来创作空间
        经历数度搬迁的艺术家陈文令如今已经将工作室搬回京密路旁边的别墅中,像他一样的很多艺术家,已经选择了离开艺术区,选择将自己的居住场所的一部分改造成工作室。大部分艺术家都更倾向于选择公寓或者住所作为他们未来的创作空间。

798周边艺术家聚居地新版图更多 >>

798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大山子,2002年开始入住艺术家;随着艺术空间与商业的出现,艺术家大批搬离,目前仅有刘小东、喻红、张晓涛等少部分艺术家。租金迅速上升,每平方每日3.5元以上。
草场地艺术区
    位于首都机场辅路与五环路交界处,包括红房子、灰房子、北区等,以艺术空间和早期入驻的艺术家为主,例如艾未未、何云昌、赵赵等艺术家。租金2元以上。
环铁艺术区
    位于朝阳区大山子环行铁道内,2006年艺术家开始入住。2010年之后,由于房租上涨、交通等原因,众多艺术家搬离,目前只有五分之一的工作室属于艺术家创作使用。租金0.9至2元不等。
黑桥艺术区
    位于崔各庄乡黑桥村,起源于2005年底钟飙、杨冕、朱彤等艺术家来北京发展开始租赁;经过十年发展,据传艺术家数量已经超过3000位,租金在0.5至1元不等,周边环境不佳。
费家村艺术区
    1999年,搞设计和陶艺出身的韦岗看中费家村,租下20亩左右的酱菜厂老旧院子,2000年进行改造,修整了道路和厂房。经历了拆迁风波之后,费家村大部分艺术家搬离,漆驭天、宋昱霖等艺术家搬回。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
    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艺术家主要包括张晓刚、邱志杰等。318艺术区多为青年艺术家,艺术区内部环境较好,工作室质量好,租金1元左右,但转让费大部分都在十万元以上。
后沙峪
    散落在顺义后沙峪附近区域,主要以居民房改建而成,楼房、厂方等不同形式,比较分散。租金0.5至0.7不等。
T3航站楼附近新建艺术区
    顺义区机场附件东六环与京平高速交界处,公寓式工作室,包括隋建国、刘庆和、曾健勇等艺术家,160平以上,40年产权,7000元每平方米。

草场地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

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喜忧参半的“安全岛”更多 >>

拆迁中的“安全岛”
    位于京城北部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园区规划面积2700亩,一期规划建设及改、扩建工程4万平方米。在上一拨艺术区的拆迁热潮中,一号地可谓是拆迁中的“安全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我们是合法建筑和地皮,我看过建筑的图纸,在政府这块的手续全都是正规的,所有手续都有,开发商直接给我们看朝阳区政府的红头印,这一块地作为一个文化创业园区是有正规红头印的。”莫伟康说到。
金融海啸后的转型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这个主要靠国外画商支撑的艺术区突然陷入了危机,国外画商似乎一夜之间突然蒸发掉了。一号地一度陷入一片萧瑟,画廊关门、餐厅停业、艺术计划停顿。诸如当时的A SPACE空间、威诺里萨等画廊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一号地开始进驻不同于画廊的商业机构。除了原先已有的铸造美术馆、时间机器影像、虚苑版画等机构,不断进入的还有设计公司,动画公司,制作公司进驻。
房租上涨成为艺术家不能承受之重
    “毕竟艺术区和周边都在慢慢地发展,都是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一好我们又遇到一个麻烦了,是不是该涨钱了?合同到期以后呢?不可能一点点的涨。”莫伟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在新进来的都是3块。与公司企业相比,艺术家的消费力太低了,每平三块的价钱对一个企业来讲是无所谓的,但是艺术家就可能承受不起了。”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

环铁:从物流基地到艺术区更多 >>

诞生:机缘巧合
    环铁艺术区隶属于环铁国际艺术有限公司,2005年,环铁开始出现艺术家的身影,2006年,环铁艺术城建成。2005年时,董事长崔保东完成大约两万平方米的仓库建设时,就有艺术家前来洽谈租房,这样的一次谈话让崔保东先生改变了建设物流基地的思路,决定将已经建设完成的物流仓库改造成工作室提供给艺术家创作使用。环铁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诞生的。
发展:金融危机前后的环铁艺术区
    艺术区的命运也是与经济大背景息息相关,在2008年奥运之后,跟随着200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很多艺术家与企业租户都开始撤离环铁。“在08年经济危机以前,环铁最高的房租是2块左右,但是经济危机来了之后,我们全部将租金降低到了8、9毛钱,那时候觉得艺术行业在当时承担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在房租上都往回调了将近一半。”环铁艺术区董事长崔保东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这样说。
见证人:艺术家朱进
    艺术家朱进于2006年搬进环铁B区到现在,已经有八年的时间,朱进见证了环铁艺术区的大起大落与不断变迁。朱进回忆说环铁作为艺术家聚集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在2007年至2009年左右,干净、单纯,有人气:“以前是每天早上我们都是被那些扫地的人们给吵醒的,他们一边扫地一边聊天,现在还挺怀念的,有一些聊的事我们听着还挺有意思的,每天都是被他们聊醒。”

环铁艺术区

环铁艺术区

矛盾的租金和人气 更多 >>

  • 金融危机后租金上调

    金融危机后租金上调
        环铁艺术区最初对于入驻艺术家的定位就是相对成熟的艺术家,所以在经济危机之后就对租金进行回调:“跟物价上涨差不多,我们每年有一个相应的小比例的提升,同时也由于很多租户都是老客户,现在大部分都在执行的是一块三到一块五左右,大部分都在一块八以下。”
  • 艺术区的改造

    艺术区的改造
        伴随着环铁艺术区的整体规划改造和,环铁艺术园区的风格也出现了很大变化,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说,崔先生看重的是园区整体配套服务的提升和艺术区的相对稳定性:“作为一个艺术园区,总是要慢慢变化的。”这种整体规划包括对于园区内新建筑的建设、新项目的设立等。
  • 部分艺术家搬离 影视设计公司进驻

    部分艺术家搬离 影视设计公司进驻
        2011年之后,很多艺术家因为交通、环境的改变而慢慢搬离环铁,原来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的环铁时代美术馆的展览也越来越少,同时园区内不少韩国的文化艺术机构也慢慢撤离。与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离开相比,却有越来越多影视公司、设计公司进入开始进入环铁。

环铁艺术区的十年稳定期 更多 >>

十年左右稳定期使艺术区广受青睐
    即使是有不少艺术家因为环铁环境的改变而离开,但有更多艺术家愿意搬进环铁。相对于周边的环铁一线、环铁会馆、黑桥艺术区等艺术区来说,即使环铁的租金高出一两倍,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也是容易接受的,至少这里相对于岌岌可危的拆迁区域来说,是稳定的。
艺术区命运与铁道设施密切相关
    朱进也谈到,在当下的城市建设凸显出来的巨大利益之下,环形铁道这种工业设施向城外搬迁是必然的,可能在当下因为环形铁道的内部无法进行直接开发,这种外挪只是早晚的事,因为城市建设有巨大的利益,根本刹不住的。由环铁命名的这片艺术区,它的命运也只能寄托于这段8公里长的工业设施。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