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3年年底的艺术行业依然不断发生着各类大事件!如蘇富比拍出的《功甫帖》真伪遭上海博物馆质疑质、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的董事长沈桂林突然“失踪”……纵观整个2013年的艺术行业,似乎从未间断的忙碌着 。这一年,在中国艺术圈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大事件;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随之带来层出不穷的各种争议与思考。其实,每个事件既不独立,也不“简单”,每种争议背后,都是我们的艺术热点艺术观念的一次次碰撞、折射与冲击。
当人们纷纷在大黄鸭前争相合影时,“鸭爸爸”霍夫曼却表示,他想用这只橡皮鸭展示人们平日所忽视的公共空间。“作为一个雕塑家和艺术家,我要做的是,当我把橡皮鸭带走后,让他们察觉到原本的公共空间是个什么样子。”
大黄鸭的中国内地之旅结束了,据说吸金超过2亿。国内各种山寨版本的雷人“鸡”“鸭”“鹅” ,也在这段时间蜂拥着跟在后面,一片红火热闹,而且似乎也各自沾了大大小小的光。可是随着领跑的正宗大黄鸭离开,这些跟跑的小伙伴们也很快熄火 ,“鸭”走茶凉,再也乏人关注了。有网友感慨,大黄鸭走了,我们又只剩下了空空的“澡盆” 。那么,下一个来领跑的又会是谁?更值得深思的是,难道我们就只能提供澡盆 ,只能等着别人来领跑吗?
1993年第45届的威尼斯双年展中,中国当代艺术家首次在威尼斯双年展平台一展头脚。而当时,艺术家报关出口时是作为工艺品。按照当时双年展的规定,所有国外参加双年展的作品展览以后都必须运出意大利,不能留在意大利。入关时,这批作品在天津海关受到阻拦,后来这些作品被运到香港,打算由香港进入内陆。
汉雅轩在这个项目中只是一个受托的临时保管方。威尼斯退回的作品齐全与否跟汉雅轩无关,我们也不知道在意大利和转运期间有哪些作品丢失,汉雅轩的受托内容仅限于接收货物并通知画家取回作品。
最近,因汉雅轩将于2014年1月中旬举办三十年庆,我和策展团希望挑选100件汉雅轩历年来最精选的藏品捐赠给香港政府。这是我一辈子第一次为自己办展览,所以汉雅轩同事从八月底开始整理仓库。在这次全面、细致的清点中,同事才发现仓库中有一个箱子,也就是当时遗漏清点的第五箱。随后,我们立即主动通知画家取回作品。李山和孙良于2013年10月29日取走作品。
后记:无论这场大火是真是假,都为策展人沈其斌的8G概念和拍卖助推了一把,然而关于基金包装推广艺术家的这种方式却依然值得推敲。
除了当事人围绕此事的快速反应和言论。笔者觉得奇怪:国家文物专家向来没有为民间鉴定的工作职责,除非他们是在私下里为百姓服务,此次上海博物馆高调研究确实超越了国家的规定的界限。
有些网友认为既然上海博物馆的专家认为是“双钩廓填”的伪本,那是否可以通过X光等现代检测手法去进行鉴定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使用X光扫描在油画鉴定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国画领域没有先例。
目前业界有一个说法就是,就是在10月19日上海的一家媒体上,刊登了一篇《博物馆鉴定家为何越来越弱?》的文章,在一开始就提到了《功甫帖》,而且文中提到有个观点就是“许多博物馆面对征集书画的挑战,已无权威敢拍板。”,“从这一二十年的趋势看,民间的鉴定家会越来越强,博物馆的鉴定家则越来越弱。”,……,这些观点刺激了上博,但这也仅仅是猜测,作为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恪守职业道德,在当下及时公开研究结论,对于整个市场,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冀宝斋引发了人们对山寨博物馆的大搜索和大思考,让“国宝帮”重回人们视野,也激起了关于民间博物馆生存状况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