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3年过去了,回顾这一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风起云涌,“继续调整”仍然是伴随着2012年历史步伐前行的大方向。无论是国家文化部门的宏观政策新规,还是国内外拍卖行的各种动态,2013年的调整期可以概括为以五个关键词形成的“新布局”:今年年初,国家对市场的解禁政策,一度引发业内猜想;苏富比、佳士得抢滩中国市场,也要来分得一杯羹;纵观2013年的春秋拍,拍卖场频频释放信号:1.288的亿元书画新贵、1.8亿的当代艺术市场价格新标杆让业界热议久久不能停息,而首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定位亚洲,与亚洲本土画廊一拍即合,一级市场更是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及至画廊周,继北京画廊周后,沪上画廊“联合发力”,构建新板块,画廊以抱团之势迎难而上,强强联合......这注定不平静的艺术市场,调整期的新布局下市场还会发生什么?

“艺术品限出境”标准下已故书画家作品市场价格或上涨?更多 >>

国家文物局发布《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通知
日前,国家文物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的通知,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为吴冠中;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共两人,分别是关山月和陈逸飞;而代表作不准出境者包括于希宁、许麟庐、启功、张仃、娄师白、黄苗子、萧淑芳等21人。该标准的发布,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有网友表示:该标准是将艺术家进行分级,也有人发文章质疑,吴冠中被“锁” 在国内,限制了中国艺术的传播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最新出台的鉴定标准将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众人关注的最大焦点,这个禁止出境的限制是否会再次掀起吴冠中的市场价格的上涨?

佳士得的“上海攻势” 更多 >>

永乐关门,佳士得开窗
北京永乐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乐”)正式“关门”消息近几天得到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从8日开始前后多家媒体记业内人士在微博和报道中发表看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采访时比喻到“ 正室来了,女朋友只有退啊。佳士得选择上海落户,避开了许多历史的纠结。双方面都好下台。一并解决永乐,至少不会落得过河拆桥拣永乐开发市场的功劳的批评。永乐和佳士得的合约好像也已经到期,这就更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佳士得试水中国市场:
2013年4月9日,佳士得宣布:已经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于当年秋季开始在上海举行拍卖。佳士得国际首席执行官史蒂文?墨菲(Steven P. Murphy)表示:“佳士得将 以自有品牌在中国开展拍卖业务,并凭借其全球网络和专业知识的优势,为中国大陆藏家提供直接和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国际艺术市场重量级的两大拍卖行之一,正式入驻中国将是佳士得247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蘇富比的“北京战略” 更多 >>

  • “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保税区举办

    “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保税区举办
    苏富比(北京)首场秋拍于北京时间12月1日在国际贸易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是苏富比(北京)落地后的第三场拍卖。前两场拍卖,一是在揭牌仪式不久后象征意义的首拍。再者是今年9月8日的慈善拍卖会。而真正让北京苏富比站稳脚跟的,则是本次举办的“苏富比北京艺术周” ,这是苏富比在内地举办的规模较大的艺术活动。
  • 私人洽购业务产生的“蘇富比钻石”

    私人洽购业务产生的“蘇富比钻石”
    此盛会命名为“艺术周”,除了拍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私人洽购展览:“现代艺术巨匠展”,“花样年华”、“蘇富比钻石”及系列讲座和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蘇富比(北京)的艺术周让很多内地喜爱珠宝的人士认识了一个新的品牌——“蘇富比钻石”。“蘇富比钻石”同卡地亚或者蒂芙妮等珠宝品牌一样,也是一个珠宝的独立品牌。
  • 国际拍卖行的艺术产业链

    国际拍卖行的艺术产业链
    随着拍卖的壮大,画廊和古董商的市场份额已经在逐渐被蚕食。国际拍卖行近来加大力度做私洽,让很多一级市场的艺术商人被迫转行。短短的几年间,拍卖行不再止步于拍卖,开始线性发展,一步步从二级市场步入一级市场,甚至直接触碰零售业;不只于此,相关的艺术服务、艺术衍生品,硬是将“拍卖行”做成了艺术产业链。

首届香港巴塞尔,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综合优势更多 >>

香港巴塞尔的亚洲化定位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之前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访问时讲到香港巴塞尔的定位:“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其实打算正式收购的各种准备是在前年。亚洲区总监Magnus的职责不仅是象征 HK地区的总监,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亚洲艺术的推进。第一次我们来亚洲的时候,当时大家都在猜测这会不会是一个纯西方或者纯欧洲的展览。但事实证明人们后来发觉原来这个展览是变成更亚洲的展览。”
与亚洲本土画廊一拍即合
参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负责人程昕东,谈及对此次艺博会的整体印象时对笔者说:“当然在一个全球化的现实下,这种布局是非常准确的,巴塞尔在欧洲、美国、亚洲三点建立的时候,博览会帝国的雄心就已经在了。对整个全球艺术市场资源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标志。迈出这一步以后,未来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市场,巴塞尔已经跨出了一大步。对未来的工作、很多东西都非常有作用,也对它的博览会帝国的框架结构,为未来打下了特别好的基础。”显然主办方的全球布局与亚洲本土画廊的国际化需求一拍即合。

“艺术xx”,中国城市艺术博览会的新高潮? 更多 >>

  • 艺术北京回归本土,适应多元化经营

    艺术北京回归本土,适应多元化经营
    面对本土艺博会在国际化环境中的差距,回到扎实的服务与艺博会的自身建设上来。艺术北京要回归,更适应本土的多元化经营,拒绝再谈国际化、与台北和香港的比较。承认本土艺术市场阶段性落后的事实,艺术北京又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本土发展不足的艺术市场?
  • “艺术澳门”正式进军亚洲艺术市场

    “艺术澳门”正式进军亚洲艺术市场
    首届“艺术澳门”的举办,预示着澳门正式进军亚洲艺术市场。在当下整个亚洲艺术博览会的格局发展来看,“艺术澳门”该如何继续前行?赵力谈到,全球现在已经进入博览会的时代,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从亚洲角度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跨亚洲博览会还没有。在亚洲形成一个整合亚洲的力量,这个博览会就应该是很有特色的。”
  • 艺术长沙:中国艺术圈的“湘军”

    艺术长沙:中国艺术圈的“湘军”
    自2007年起,“艺术长沙”以其特有的影响力,让当代艺术迅速与这座中南都市结缘。2013第四届“艺术长沙”于10月19日在长沙市博物馆举行。经历了6年的风雨里程后,人们也许会去思索:当“艺术长沙”与这座中南部的都市结缘后,将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


画廊将艺术品认证工作做在前面
有碍中国买家进行艺术品消费的,除了审美和价格问题之外,作品真伪也是问题之一。现在画廊负责人黄燎原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的时候谈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人收藏了某位大师的很多作品,要办这个大师的一个展览,他去找到这个大师的遗孀请求认证,那个大师的遗孀就跟他说,如果你分给我一部分,我就认定它是真的。后来这个事情谈崩了,这批作品现在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了,反正后来大师的家人说这些东西是假的。
打开画廊和社会消费群体的通道
面对大多数的普通消费群体时,画廊的工作如何匹配市场的消费能力。从画廊实际运营中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认为:首先要建立起艺术品和消费人群的开放通道。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认为打开画廊和社会消费群体的通道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有关:“艺术品进入大众消费的视野,目前还非常的薄弱,不仅仅是画廊自身的问题和责任,是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问题。如果仅仅靠北京画廊协会的力量太弱了,而且这不是某个行业的事情,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艺术区的“上海式”成长
红坊创意园区是沪上主要的艺术区之一,由郑培光全力打造。2005年,从事房地产开发、专注历史文化建筑功能置换专项的郑培光,投标“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项目,投资改建了“上钢十场”的废弃工厂。自此,红坊成了继M50创意园之后,又一个聚集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设计公司等机构的文化产业孵化地。
画廊“新藏家”的市场养成术
“我觉得画廊业发展跟在奢侈品之后的,这是一种消费习惯。有人经常说拍卖市场太蓬勃了,挤压了一级市场发展。我反而觉得拍卖市场帮助了一级市场,因为拍卖成绩不断通过媒体公布,刺激了原来不想买画的人,这只是一个地区富起来的过程,花钱习惯的不同。”在2013年上海画廊周画廊行业高峰论坛上,台湾画廊行业资深顾问陆洁民指出,正是由于拍卖市场的蓬勃发展,反而刺激了画廊业的成长空间。
上海的一级市场平衡术
12月,沪上画廊相继开启了年末的展览攻势。《安静的房间-梁玥个展》、《“心眼•何曦”何曦摄影展》、《“无尽当代”艺术家联展》、《“非古成今”艺术联展》等近百个展览陆续在沪拉开帷幕。有别于美术馆式的隆重排场,大多画廊在开幕日当天,并不举办开幕式,也无主办方或策展人发言,仅用作品吸引观众驻足。在低调的谋生法则中,沪上画廊在选址、定位画廊风格、推广艺术家上,都孕育出鲜明的观念。它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属于魔都的一级市场平衡术。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