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筹备、组织与评选之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各大奖项早已尘埃落定。令人期待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京大展终于在2014年12月15日隆重开幕,中国美术馆倾五层所有展厅展出了本届美展的金银铜优秀获奖作品与各展区获奖提名作品。回顾第十二届美展历程:新增综合材料与实验展区,模糊庙堂与江湖的界限;取消进京大展中的名家作品邀请展,突出中青年艺术家的重要性;金奖由往届的近二十名减至七名,推出最为值得关注的艺术家……伴随着不断遭遇质疑与调侃,美展其实也在不断努力改变。

金奖缩减 避免“摊派” 更多 >>

据媒体数据分析,全国美展在经历了文革停办之后,1984年第六届重新启动至五年前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共产生金奖作品87件,第六届产生金奖作品19件,第七届产生金奖作品14件,第九届19件,第十届产生金奖作品17件,五年前的第十一届产生金奖作品18件。
而本次第十二届展览最终评选出7件金奖作品,据徐里秘书长介绍这其实直指的就是当下艺术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的问题。但这样的操作方式最直接的问题则是七个金奖是完全涵盖不了13个艺术门类,对此徐里则委婉的回答:“最初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反对,但是一旦评出来以后他们再细细地回味或者看到我们的评奖的时候都理解了,还认为我们做的是对的,因为我们不能照顾,更不能摊派,我们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之下只能把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最好的东西评选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一种责任感。”
还有一些更为直接的问题是被外界指出的作品争议,评选的负责人说:“比如我们的一些作品产生了争议,尤其是全国的分展区开幕结束之后,有十多件作品产生了多方面的争议,比如有的说是抄袭,有的说是造假,这样的意见我们的处理方式是马上汇集到美协,我们美协有一个维权部门,由该部门进行具体调查情况、了解情况,最终做出判决,当然这里所说的判决是在符合条件下要跟申诉方和各个方面说明情况,对于这些作品一一完成甄别。

历经近三年,修改过多次的奖杯与奖牌

历经近三年,修改过多次的奖杯与奖牌

第十二届美展的“新面孔”更多 >>

在本届全国美展中,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在去年11月份所公布的13个展区中,实验艺术与综合材料绘画两个展区的设立成为伴随整个美展进程中的热点。将这两个展区纳入美展,源于2010年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和2011年实验艺术艺委会的成立,这也是美协对当下艺术形态总体格局把握的思考。
[综合材料绘画设立展区]
综合材料绘画是为了扩展以往的一些绘画形式或者技法等的表现,更多体现一些当代艺术的表现特色,来弥补国油版雕这些大画种的一些不足。由胡伟主任指掌的综合材料艺委会在近些年来也频繁的组织相关展览与学术活动,还在第三、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一至五届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材料绘画特展”等展览中不断呈现。所以在综合材料绘画展区设立之初,展区就收到了全国各地5000多件作品的申请,经过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271件入选作品,34件进京作品,最终评选出7件获奖作品。全国美展还在此次进京大展的一层展厅中单独设立综合材料提名作品展厅。
[实验艺术首次纳入美展]
关于实验艺术展区本次参评的作品采取实验艺委会提名推介的形式,并未列入全国征集作品的范畴,6月实验艺术艺委会专家对提名推介的66件作品中选出47件入选作品最终展出,作品涵盖装置、影像、布面微喷、生态雕塑、行动绘画、摄影、图片和文本结合等形式。以大型装置作品为主的实验艺术展区的作品也未进入美术馆进京展中。“实验艺术大家都知道比较前卫,作品比较占空间,也是因为很多原因没有进行全国征集。”美协秘书长徐里说,是否将实验艺术真正纳入全国作品征集与评选体系,徐里表示这也是本届美展总结和未来美展要讨论的话题。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把当下最有代表性的实验艺术家还有实验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全国美展这个平台展示出来,也让海内外的搞艺术的,甚至有不同声音的人看到中国是在艺术的发展的过程当中,是一种非常包容、开明的态度,跟所有的其他所原有的艺术门类都一样,能够在国家的平台上进行展示。

综合材料展区

综合材料展区

实验艺术展区

实验艺术展区

  

变化之一:走出军旅、历史的题材标签
据雅昌艺术网记者了解,本届全国美展最受关注的当属两件获得金奖的作品:一是天津美院的陈治、武欣共同创作的国画作品《儿女情长》,二人是夫妻,均出生于1978年;二是来自重庆西南大学的彭伟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而立之年》,彭伟出生于1980年。这样一件描述普通家庭场景的中国画获金奖,在往届全国美展中的获金奖几率是很小的。在往届的全国美展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的评选中,军旅题材与历史、重大题材作品才更容易获奖。
[反应社会与时代特征作品更受关注]
数据显示,从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至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金奖情况来看,国画金奖作品共八件,其中军事题材就占到半数,但这种军旅与历史题材的绘画,在本届全国美展的评选中已经不再占绝对优势。反而是关注社会与时代特征的作品在当下更容易受关注,其实评委对陈治、武欣作品中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并非是第一次关注,在五年前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他们二人合作的作品《零点》就获得了银奖。虽然在陈治武欣的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很普通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真切的情感,所以这张画是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关注。
变化之二:三十年“中国脸”的遽变
三十年后,这幅来自于重庆的另一张“头像”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彭伟的这幅《而立之年》长1.2米,宽80厘米的肖像版画,以木口木刻的技法,斫刻出一位面容方正、头发蜷曲、目光坚定的青年形象。初看貌不惊人,但仔细观察,会被作者精湛的刀工、持久的耐心和人物钢圈般的发丝所体现出来的韧性和力度所打动。
[两个时代的肖像]
看到彭伟的《而立之年》不禁让人想起了三十年前罗中立的《父亲》,美协秘书长徐里告诉记者,三十五年前罗中立的一幅巨幅头像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转变,而在今天,一幅木刻版画所展现的则是当下社会发展中青年人的社会面貌,尤其是80后这一代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一代人的成长,的确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两个时代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却都代表了各自的时代。

陈治、武欣国画作品《儿女情长》

陈治、武欣国画作品《儿女情长》

罗中立代表作《父亲》

罗中立代表作《父亲》

【对话】金奖作者谈创作感想

《而立之年》彭伟创作心得:青年意味着希望,青年意味着未来
黑白木刻《而立之年》,是自我和同龄人的写照。从主题的构思与塑造形象的技巧都面临挑战,也许正是这种艰难的选择激发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孔子云:“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80后的我们,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年轻人,已渐次步入而立之年。在沐浴改革开放的洗礼之后,我在深思:身为社会的一份子,对所经历的社会发展进步如何以艺术进行抒怀与表达?对社会的责任与回馈,我刻骨铭心。毕业之初,我背井离乡,工作生活于两地,疲惫地穿梭数载。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我对人生价值、社会生活和艺术本质的理解,有了新的明辨和主张。我的艺术创作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转变到对当下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呈现的人文“风景”的关注与思考。
《儿女情长》陈治、武欣创作心得:珍藏并记录生活中平凡的瞬间
生活中有太多平凡无奇的瞬间,以至于我们经常性的熟视无睹,可是不知是什么时候,不知是由于什么情绪,我们却突然被某个瞬间的情景打动,触景生情,铭记于心,而这样的瞬间便不再平凡的坠落于时间的长河,反而被我们珍藏并记录。作为画家,我们一直都对家庭题材很感兴趣。我们始终觉得画自己有所感悟的生活,才是最符合自我的表达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家庭和亲情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视角也从小家庭的起步、成长转移至大家庭的喜乐、悲欢。离家奋斗的年轻人,工作繁忙无暇探望父母,留守家园的年迈老人翘首盼望孩子的归来,这是中国目前很大一部分人的家庭现状。“回家”也许就是时常会想起却不能实现的愿望。

美协秘书长徐里:金奖的使命更多 >>

如今已经成为美协秘书长的徐里最早参与了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从第七届开始参加,一直到第十届我都参加了。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经过85思潮的影响和反思,艺术创作很热闹、很火爆,画家们就开始关注时代、关注生活,青年艺术家们也都很有想法,很有创造力,寻求突破。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反对画照片了。”
从自己的经历来看全国美展在近些年来的演变,徐里也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自身跟环境的融合来创作出能够折射社会的作品:“例如现在的历史画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关注大家生活环境当中的一些事情,哪怕是一些小事或者是家庭的和谐问题,环境的生态问题,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问题,还有乡村之间,邻里之间,老年人生活传统当中关注的是对当下的生活还是比较关注的。这跟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过去强调主题性绘画、历史画,现在更关注自身跟环境。”
徐里简介:
徐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徐里196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曾任集美大学美术系主任、厦门市油画协会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海峡两岸创作研究基地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

美协秘书长徐里

美协秘书长徐里

【全国美展65载的辉煌历史】 更多 >>

  • <<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举办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当时刚满20岁的靳尚谊和同事伍必端合作的水粉画《毛主席和亚非拉人民在一起》入选全国美展,然后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制成宣传画走进千家万户。

  • <<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罗中立的《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一等奖,这幅作品与罗中立在美展中创造的震撼力,影响至今。

<<1984年,因文革停办十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重新启动。在这届全国美展中涌现出的作品包括罗中立的《春蚕》、汪建伟的《亲爱的妈妈》、何多苓的《青春》、艾轩与何多苓合作的《第三代人》,他们也成为当年的画坛新星一路走来。

  

<<全国美展是由中国政府举办,目前规模最大、权威最高的专业性国家级展览。在“文革”前办过4届,“文革”十年停办,1979年第5届恢复重办,从1984年开始第六届步入正轨,定期为五年一届,自此基本奠定了其操作模式和办展特色。至2009年已举办11届。从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规模空前,对作品的形式美追求更为重视,对题材的限定更加宽容。

网友评论

  • 昵称:验证码: